跑馬燈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急性尿滯留 60歲以上男較常見 奇美醫建議釐清原因:膀胱、攝護腺或其他問題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60歲A先生之前就會有一些下泌尿道症狀,如頻尿、解尿解不乾淨、用力解尿以及尿流速極慢;突然有一天長達8小時都沒有解尿,而且膀胱越來越漲,導致坐立不安,最後跑到奇美醫學中心急診掛號。當時急診診斷為急性尿滯留,A先生只好暫時放置尿管來緩解漲尿感。
之後A先生至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門診,林醫師做了理學檢查後發現,A先生攝護腺比較大之外,加上自訴有下泌尿道症狀,因此林醫師就幫A先生安排檢查;經直腸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大約80cc,同時膀胱壓力圖發現A先生膀胱逼尿肌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林醫師最後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造成無法解尿。

在A先生的要求之下,林醫師嘗試在門診拔掉尿管但結果不如預期,最後還是無法解尿,重新置放尿管;後續在藥物使用之下連續2次拔管後,都無法順利解尿,因A先生的症狀是攝護腺肥大造成即便膀胱逼尿肌再用力之下也無法將尿液順利排出,在林醫師建議下,提供了A先生手術的選項,A先生最後選擇了雷射攝護腺剜除術;A先生在術後的第二天拔掉尿管後就可順利解尿,而且還比以前尿得更順暢、更乾淨。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急性尿滯留在男性比較常見,發生率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上升,尤其是60歲以上的男性較常發生,相對的女性比較少見,男女比例大約是13:1。造成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最常見的膀胱出口阻塞,其中攝護腺肥大的肇因占了大部分;在神經部分也有可能造成膀胱收縮不良或泌尿道括約肌放鬆不良進而造成尿滯留的問題產生,如:脊髓受傷、糖尿病或中風等等。而其他原因還包含了泌尿道感染、藥物(感冒藥、嗎啡類止痛藥等等)、尿道受傷等。

急性尿滯留原則上從病史詢問和膀胱觸診就可以得到診斷,如長時間沒有排尿、用力解尿都解不出來、加上膀胱漲尿感等都足以確診。不過在年紀更大的男性,尤其是認知功能已退化的族群可能的表現是急性意識改變;針對長期餘尿量過高的男性,反而不會有漲尿感,還可能以尿失禁來表現,臨床上也可以用超音波再加以確認;而一般膀胱尿液超過300cc就一定要放置尿管,但也有漲尿感已造成病人極大不舒服的話也可直接放置尿管。

急性尿滯留最初步的處置就是膀胱減壓,同時留取尿液分析和細菌培養;膀胱減壓就是將漲滿尿液的膀胱做引流,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置放尿道尿管。不過有些時候尿管無法成功置放,尤其是尿道狹窄的病人,這時候我們可以先暫時使用管徑較細的引流管做恥骨上膀胱造廔;而引流的速率也不能太快,因為快速的讓尿液排出可能會造成血尿、低血壓、阻塞後利尿的現象;初步處理完成後,接下來我們就要去找尿滯留的原因,如果是藥物因素就暫時先不要服用該藥物,如果是感染的因素就先使用抗生素治療和找感染的原因。

而抽血可以評估病人是否有腎功能惡化,或糖尿病控制不良所導致的膀胱收縮能力變差;影像學檢查如經直腸攝護腺和泌尿系統超音波去分辨是否是攝護腺肥大還是其他鄰近器官的病變壓迫所致,同時可以評估是否已經造成腎水腫;甚至醫師可以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去釐清膀胱或者攝護腺的問題,不過一開始尿管就無法順利置放,高度懷疑是尿道狹窄的病人,後續可以以膀胱鏡檢查作為診斷兼治療的選項。

以A先生為例,其原因是攝護腺肥大造成的急性尿滯留,一開始可以給予藥物的治療如甲型受體拮抗劑,然後根據尿路動力學的結果嘗試給予尿管拔管;在非手術的治療下都無法成功時,手術的介入在這時候就可以提高病人免除尿管置放的機率。

什麼時候攝護腺肥大須要手術的介入?
重複性的尿滯留、重複性尿路感染、持續血尿、膀胱結石、膀胱憩室、滿溢性尿失禁、腎水腫、藥物效果不彰都是攝護腺肥大手術的適應症。

傳統雙極電刀攝護腺刮除術和雷射攝護腺剜除術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手術方法;兩者的效果相當,不過雷射攝護腺剜除術的優點是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併發症少、恢復時程快。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男性急性尿滯留的原因主要還是攝護腺肥大所引起,不過還是須要排一些檢查去排除其他可能合併的原因;因此,上了年紀的男性一旦有下泌尿道症狀就建議可以先做檢查去尋找造成的原因,好讓後續得到適當的治療來避免後續急性尿滯留發生的機率。(于郁金攝)










中華海峽傳媒 #急性尿滯留 #奇美醫院 #攝護腺 急性尿滯留 60歲以上男較常見 奇美醫建議釐清原因:膀胱、攝護腺或其他問題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