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6月13日星期三

首屆全球山西臨汾祭堯大典 許水樹率臺灣團參與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2018首屆全球華人祭拜堯帝大典6月11日(農曆4月28日)在山西臨汾堯帝陵景區舉行,來自大陸各地宗親、商界、學者專家、港澳台代表及堯都社會各界群眾近萬人參與,其中由新生黨主席暨中華經濟文華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許水樹率領20餘人臺灣代表團亦出席,並引起現場大陸媒體關注大肆加以報導。

6月11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正值帝堯誕辰之日,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臺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2018首屆堯都民間祭拜堯帝大典」,在山西省臨汾市堯帝陵景區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萬名參祭者參與此祭拜活動;由大陸山西政協原副主席、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為祭拜活動主司儀,10屆全國人大常委、九三學社12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賀鏗恭讀祭文。

許水樹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參加首屆全球華人祭堯大典,心中非常激動,將透過臺灣媒體分享這次盛會,臺灣也有三官大帝廟,每年舉辦祭祀活動,中華經濟文化促進會推動傳統文化不遺餘力,未來希望每年都能組織代表團前來,讓規模一年比一年更大。

許水樹進一步表示,這20多年來已經跑過大陸1,600座大小城市,他今年65歲,跑到80歲應該還行,希望讓堯文化走進臺灣,建議大陸可成立堯文化發展基金會、堯文化研究院、堯文化產業園區,將堯帝帶來的氛圍進一步發揚光大。

祭拜現場,雄渾鼓聲、深沉鐘聲,在莊嚴肅穆中,更表達了對帝堯無限崇敬;伴著古韻悠揚的樂曲聲,來自海內外各地代表等,依次向帝堯敬獻花籃;隨後,祭拜人員集體統一向帝堯聖像行三鞠躬禮。

樂舞告祭系列表演更掀起祭拜大典高潮,由《序禮》、《大章》、《花祭》、《龍祭》四個主題舞段組成的樂舞,這是祭堯大典最重要的環節,延續韓唐祭祀堯帝的禮制型態,將《禮記》中的禮儀,以及祭祀舞蹈中「八佾」、「儺舞」等單元素,融入今人對「中華第一祭典」現代解讀和文化詮釋,禮的恢弘莊嚴、儀的大氣磅礡、舞的華美多彩、蹈的行雲流水,表現出堯帝以文德治天下、造福萬民的高天厚德;樂舞告祭結束後,全體參拜人員逐步進入國祖聖殿瞻仰堯帝聖像,並拜謁堯陵。

接著在古韻悠揚的樂曲聲中,賀鏗、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委、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玉明,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臨汾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合心等大陸各級領導,以及由許水樹帶領臺灣前進黨主席楊悟空、全球華人總會總會長李鎔任等臺灣代表,再加上堯帝古局伊村代表、堯帝陵八村代表,依次向帝堯敬獻花籃。

當日上午9時19分,全體參祭人員肅立,擊鼓34通、鳴鐘9響,各代表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以及寓意中華禮數中最高位級九州;通過祭拜現場雄渾的鼓聲和深沉的鐘聲,在莊嚴肅穆中表達對「文明始祖」堯帝之無限崇敬。

根據史料記載,從西晉開始,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在堯的出生地(臨汾市堯都區堯廟鎮伊村),民間自發性舉行祭堯活動;自唐朝以來,每年正月初一在堯廟,清明節在堯帝陵,舉行祭祀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相傳4,300年前,帝堯定都平陽後,開啟並推進以農耕為主的古代文明,劃定九州,形成中國最早格局;帝堯業績,翻閱《尚書》、《史記》等歷史文獻,比比皆有,其所創造物質精神成果被稱為「堯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源泉;堯都堪稱「華表誕生地」、「華人故鄉」,享有「五千年中華文明地標」美譽,遺存有豐富完整的堯文化旅游資源;而在大陽鎮北郊村遺存有堯帝陵,世稱「神林」,在已知三皇五帝陵墓中最為巍峨高大,2006年中國國務院第6批公佈為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