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

劉燈鐘至南普陀寺參拜 鷺島名山弘法人群賢畢至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大學劉燈鐘博士15日至廈門市南普陀寺參拜,該寺廟是近代閩南最具規模名刹,也是教育、修持、弘法重要機構;據傳到此求平安、姻緣、財富非常靈驗,許多當地人並認為「一年走南普,三年免受苦」,每天從世界各地方前來參拜者絡繹不絕,終年香火旺盛。


劉燈鐘表示,南普陀寺位於五老峰山下,始建於唐末五代,主祀觀音菩薩,已有1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經歷代多次重修擴建,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禪寺格局;該寺山門有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的「鷺島名山」題字,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廂有鐘樓和鼓樓、左側慈善樓與右側普照樓,左右對應,雄偉壯觀。


劉燈鐘指出,南普陀寺屬於臨濟宗喝雲派裔,1925年太虛大師創辦閩南佛學院,是中國最早佛學院,他把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引入傳統中國佛教,並以「人生佛教」思想,教育當時在該院求學僧才;迄今已培養許多佛教弘法人才,並遍及世界各地,努力將佛法宣揚出去,讓更多人認識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台中市卓越青工總會傅心韻總會長表示,南普陀寺摩崖石刻有豐富文化底蘊,許多名人在此題名、或抒情、或記事,其中大部分是明清以後作品;據統計,大約共有200多處,1982年廈門市政府將之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山石壁「復疆」二字,是李友邦將軍所題,1945年9月日本宣布投降,他即將返回闊別多年的臺灣;「復」是指光復,「疆」是指臺灣,是對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重歸中國懷抱熱切期盼。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