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

小症狀大風險 談亞臨床甲狀腺亢進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甲狀腺是控制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當出現亢進時,通常聯想到體重減輕、手抖、心悸等明顯症狀;然而,沒有明顯症狀「亞臨床甲狀腺亢進」,常是在健康檢查或其他意外情況下被發現,卻可能對身體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周宣彣醫師說明,「亞臨床甲狀腺亢進」指的是甲狀腺功能亢進,但甲狀腺素並未達到明顯亢進,臨床症狀較輕微;診斷方式為抽血檢查,體內的甲狀腺素是正常,但促甲狀腺素被抑制的;造成亞臨床甲狀腺亢進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內生性兩大類,外源性主要發生在補充甲狀腺素患者身上,而內生性主要原因包括:葛瑞夫兹氏病、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和單發性毒性甲狀腺瘤;此外,女性、年齡越大和碘攝取不足的人也較容易發生此疾病。

周宣彣醫師指出,亞臨床甲狀腺亢進通常會自行痊癒,或者更嚴重進展成甲狀腺亢進,疾病走向取決於亞臨床甲狀腺亢進原因和促甲狀腺抑制程度;不論疾病走向如何,都可能提高其他健康問題風險,包括:典型甲狀腺亢進症狀、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失智和死亡風險;對患者而言,亞臨床甲狀腺亢進是影響未來健康潛在威脅。

周宣彣醫師表示,亞臨床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方式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放射碘治療和手術治療;因為症狀不像典型甲狀腺亢進那麼明顯,不一定都需要治療,依據每位患者產生健康問題風險和促甲狀腺抑制程度來決定是否治療;治療方式選擇,會評估造成疾病原因、臨床症狀和患者對治療方式接受程度,個別化討論。

周宣彣醫師特別提醒,不需要立即介入治療者,也要定期追蹤、穩定管理,以適時提供治療,降低進一步危害健康可能性。



亞臨床甲狀腺亢進,
中華鱻傳媒 小症狀大風險 談亞臨床甲狀腺亢進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