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校友、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教授與夫人王素梅1月12日於成大舉行新書《牽手就不放手》分享會;兩人帶著開朗笑容述說攜手穿越憂鬱流沙,走出痛苦,重見黎明光亮心路歷程,期望藉由自身故事分享提醒大家不要輕忽憂鬱症。陳良基教授從身為照顧者經驗指出,對憂鬱症患者要有信心、愛心、耐心外,也要帶著患者一起行動去做改變,一起尋求支援,不能讓患者孤軍奮鬥。
分享會由成大敏求運算智慧學院、電機系、成電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敏求智慧運算學院代理院長蘇慧貞教授引言表示,陳良基與王素梅學長姊都是成大人,回到母校分享走過生命幽谷經驗,提醒校園裡每個人都應該互相支持、照顧,大家都身心健康,這也是沈孟儒校長希望幸福校園。她引述《牽手就不放手》裡寫著「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良基學長在工作方面條理分明、有方法有步驟,面對素梅學姊憂鬱症也制定目標、設工作表,身體力行,持續累積支持的能量,最終迎來光亮」。
分享會於成大電機系一樓大廳舉行,敏求運算智慧學院執行副院長林志隆、電資學院院長詹寶珠、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院長蘇炎坤教授、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副院長許渭州、電機系李祖聖教授、梁從主教授等多位教授與學生出席;陳良基與王素梅當年就讀成大電機系時的老師孫育義教授、毛齊武教授等也特地與會,現場座無虛席;會後陳良基教授與王素梅也分別為與會者簽書及合影,氣氛溫馨愉悅。
陳良基教授說,當發現太太掛在高樓欄杆下時候,內心非常驚慌,當下不斷禱告只要能救回心愛的人,要他做什麼事情都願意;在接下來日子裡,也是抱著這個「初心」與太太一起面對;當時還是科技部長的他,對科學園區、半導體發展都有所規劃,但卻又是太太最需要強大支持與照顧之際,那時心裡就想,這也許是老天在告訴他,在人生道路上還有更多任務,不是只有擔任部長而已。
陳良基教授透露,面對太太罹患憂鬱症他感到很惶恐,也自責為什麼從來不了解憂鬱症是什麼,因此也暗下決定,如果兩人可以走過這個時期,一定要將這樣經歷告訴更多人,如何去了解憂鬱症。
王素梅回憶罹病過程認為,可能與當時承接了一份工作,卻面臨沒辦法處理情形有關,如果當時有求救,也許就沒有後來事情;一開始是焦慮到沒辦法睡覺,過了1個月去看醫生吃藥後可入睡,但對其他狀況並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心情越來越難過,感覺沒有別人能夠幫忙處理掉這種糟糕狀況,就像自己一個人陷入流沙,走入絕望;之後才了解,憂鬱症會影響腦部運作,才會在絕望情況下,出現不想要有明天想法及行為。
王素梅透露,罹患憂鬱症時心裡會很難過,沒活力與行動力,但外人看不出來,甚至會以為病人在假裝;生病初期先生為她擬訂很多行動方案,她在先生面前會笑,也會答應做先生去做要她做的事,但等先生出門後整個人就攤在沙發上完全沒任何行動;感謝先生一路相伴,一起行動、牽著自己走過挫折、面對難過、克服許許多多難關,終於迎來陽光。
分享過程中,陳良基教授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分享經驗與心得,讓王素梅女士忍不住開玩笑說「你講太久」,引來一陣笑聲,可以互相打趣也證明了他倆攜手通過人生突如其來考驗。
陳良基教授是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68級校友、2017 年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夫人王素梅女士亦為成大電機系68級校友,新生訓練時因2人學號只差1號,人生自此即坐在一起。兩人同學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院長副院長許渭州說,學生時期常聴陳良基說,「我們沒有好好照顧素梅同學,」但後來才發現,素梅同學早就被良基同學鎖定,其他人都沒機會;現在看來,良基同學就是最有資格、最適合照顧素梅同學的人。(國立成功大學提供照片)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