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應大111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客家藝術文化創新與關懷-客家品牌在屏東」,計畫實踐場域設定以屏東六堆地區客家場域為主。校方表示,規劃兩大策略主題(1)客家文化特色DNA盤點與創新,深入客家社區,針對客家文化元素,如藍衫、客家獅等,透過藝術創作進行創新轉型,呈現客家DNA的嶄新風貌;(2)客家微型產業連結客家DNA創新整合行銷,透過影片、多媒體動畫、創意設計包裝等,形塑「客家文化@屏東」之客家六堆品牌伴手禮。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表示,本次成果以客家產品包裝、客家獅、客家服裝設計等議題進成果發表,展現USR Hub的連結與共創,共同深耕相關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客家產品包裝項目,王聖文老師透過整合客家文化、客家釀製物、客家方口獅等主要設計元素,帶領學生透過問卷調查後彙整出較為明確設計調性與包裝應用取向,並與屏東在地業者,包括萬金醬園、六堆高山野生愛玉、大埔合作社等商家合作,前往拜訪與考察,深度了解產品特性與製程後,再以棉紙撕畫手法將之圖像化,以視覺建構出客家人克勤克儉精神與生活記憶。
客家獅文化傳承項目,為將客家舞獅之精神深化於社區與學校,導入獅頭製作課程,規劃以老幼傳承為出發點,顧哲誠老師研發適合舞步及音樂、培訓及輔導社區及國小,老幼偕同參與學習客家獅基礎舞步,更編作作品-「拓」,由舞蹈系同學演出,展現客家先人血淚足跡奮鬥精神。
客家服裝設計項目,因藍衫是客家傳統服裝,在開荒墾地歲月裡,耐髒耐磨的藍衫扮演著重要的存在,賴英香老師參考傳統客家服飾款行(藍衫/大襟/反袖口袋),與服設系學生將剪紙花融入布料設計中,透過配件、服飾設計將屏東客家意象融入。
5月6日客家計畫成果展當天,將展示計畫成果作品,並將部分服裝設計成果透過15分鐘走秀展現,這次成果展將南應大系所特色深化與整合,透過相關資源、技術與知識,聚焦客家特色發展,強化當地連結,創造產業及文化發展。(于郁金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