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食安問題,攸關國民健康,從生產至市場,包含多個環節,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權責,為把關地區食品安全,金門縣各相關部門制訂110年度食安工作計畫,包含建設處10項子計畫、衛生局17項、環保局4項、教育處1項,跨局處把關食品安全。
在市場端管理工作進行食品製造業者、餐廳、小吃業、販售業者等之稽查與輔導619家次,抽驗1210件,年節食品專項抽驗120件,及食品標示查核2533件與違規廣告監測169件;稽查結果有122家次不符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情形,經輔導後複查均已改善,抽驗結果有貢糖3件、蔬果12件不合格,均下架銷毀或依法處辦;另為因應萊豬進口,衛生局執行「畜肉安心計畫」查核肉品標示984家次,抽驗瘦肉精190件,全數合格。
此外,除生產銷售端,縣府團隊亦重視校園午餐之食用安全,本縣自辦午餐之國中小計23校,縣府全面稽查此23校廚房環境並抽驗食材、半成品65件以保護學童,稽查抽驗結果1件蔬果不合格,已移送所轄縣市裁處;另在環保面向管理廢食用油流向、養殖畜牧場之廢水處理等計稽查527家次,均未發現違規情事。
金門縣府表示,縣府的食安管理工作不僅從農田到餐桌層層用心把關,且注重生產過程之汙染管控,以達到永續經營目的,目前111年度工作計畫亦已制訂完成,未來將持續辦理,精益求精。(照片由金門縣政府提供)
分類:社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