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

提升大腸癌患者術後恢復成效 ERAS整合照護/影音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大腸癌為十大癌症死因前3名。台南市立醫院消化外科周易韋醫師表示,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可以得到良好控制,他提醒幾個月內如果大便習慣突然改變,一定要盡早就醫;大腸癌經腹腔鏡微創手術與術後ERAS整合照護,能協助患者早日回復常態生活。

提升大腸癌患者術後恢復成效 ERAS整合照護
56歲徐先生,因5~6天沒有解便,合併腹部極度漲氣,檢查後確診為降結腸惡性腫瘤,未轉移至其他器官;當日先進行左上腹暫時性人工肛門手術,以協助解便,避免腸道破裂引發腹膜炎。並於一週後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並同時關閉人工肛門。
周易韋醫師表示,現在大腸直腸癌症病患的手術方式幾乎都是以腹腔鏡微創手術為主,已經占全部大腸直腸癌手術達80%以上;除腹部已多次開刀的特殊案例,需要傳統開腹手術,大多會以腹腔鏡手術評估為優先。
周易韋醫師強調,南市醫大腸直腸癌團隊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個別化的治療方案評估,對於病人術後恢復,導入「ERAS術後加速康復」概念;徐先生住院期間,團隊藉由一連串的優化措施,讓病人可以儘早進食,給予營養補充治療,也與麻醉科執行「多模式止痛」讓病人早點下床,術後身體的管路也能儘早拔除,以增加患者活動的意願;徐先生恢復良好,於術後6天出院;而病理診斷為大腸癌第3期,經消化道團隊會議建議,決定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恢復狀態良好,目前定期追蹤。
周易韋醫師提醒,許多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不代表安全,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確診大腸癌的黃金標準;除了積極篩檢預防,平時飲食也應少肉多蔬果,定期運動,避免燒烤、油炸食物,多吃大量纖維素食物,豐富的膳食纖維會與腸道膽酸結合,加速糞便排泄,減少腸道接觸致癌物。(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提升大腸癌患者術後恢復成效 ERAS整合照護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