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肝淨人生可以有第2次機會!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第二春開跑囉!接受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失敗」或「再度感染」者,趕緊把握健保提供之第二次治療機會。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健保自2021年9月起,通過給付專門使用於治療失敗族群的最新口服抗病毒藥物。
口服C肝2次治療婦 指數恢復正常範圍 奇美醫:健保2021年9月起通過給付
65歲女性,慢性C型肝炎併肝硬化已久,5年前於奇美醫學中心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移植後需服用多種免疫抑制藥物,且當時尚未有新型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導致C型肝炎病毒量居高不下,肝指數始終起伏不定。
自2018年開始,健保陸續通過新型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的使用與放寬給付標準,病人於2019年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幸的是,病人屬於極少數(<3%)使用抗病毒藥治療失敗的族群,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3個月後依然無法將體內的病毒清除乾淨;近2年來,C肝病毒又再度死灰復燃,甚至在今(2021)年初引發猛爆性肝炎住院接受治療,體內的C肝病毒量也竄升到新高點。
所幸健保在今(2021)年6月終於開放C型肝炎的二次治療,對於病人來說是如同及時雨一般的好消息;病人再次接受最新口服抗病毒藥物的2次治療後,日前追蹤的肝指數已經完全恢復到正常範圍之內;後續將陸續追蹤體內病毒數量是否清除乾淨,還給病人一個沒有病毒干擾的健康人生。
C型肝炎是臺灣國病之一,根據臺南市2017年行動醫院全民健檢推估,C型肝炎標準化盛行率為4.1%;同時存在地區性差異,在北臺南某些鄉鎮,盛行率甚至可達20%以上;過去C型肝炎治療上有眾多限制:包括傳統干擾治療成效不彰、病人普遍自知率不足、害怕藥物副作用或接受治療的動機不足等等,導致臺灣在C肝治療與病毒清除的進度較為緩慢。
所幸自民國2017年起,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並逐步放寬給付標準;3年來,已成功治療超過10萬名病人,治療成功率可達98%以上;奠基於新型藥物的高治療成功率,衛生福利部提出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希望能夠在2025年將治療人數拉高到25萬人,達到完全根除C肝的目標;未來治療策略將會著重在特殊族群治療、在地化防治、並且逐步擴大全民篩檢範圍;同時2021年6月開始,對於過去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卻治療失敗的族群,也同步開始提供二次治療服務。
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失敗的原因可分為病人因素與病毒因素兩部分,病人因素包括藥物服從性不佳、以及嚴重肝硬化而導致治療困難;病毒因素則包括了特定的病毒基因型或是帶有抗藥性基因的病毒株,都可能會導致治療成效不佳;於2021年6月通過的二次治療給付條件中,將需要治療的病人分成三大族群:(1)經醫師評估停藥而治療中斷。(2)治癒後卻再次感染。(3)治療不完全或治療失敗;在過去,這些治療失敗的病人只能選擇等待,或是自費30萬元來購買藥物;如今透過二次治療機會,讓病人能夠有C肝治療第二春,讓更多病人未來可以免於C肝病毒傷害。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未來C型肝炎在臺灣的治療策略會走向微根除的時代;肝炎的治療要走出醫院的診間,醫師們需要前進到透析室、毒品戒治所、高風險社區的衛生所或是活動中心等等,主動出擊的模式去治療病人,才能克服病人轉介率低或是就醫率低的困境;同時再度呼籲,目前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非常有效,而且幾乎沒有併發症,療程也縮短到僅需2到3個月;知道自己有慢性C肝風險,或是親近家人患有C型肝炎的民眾,都建議積極就醫接受篩檢與治療。
楊畯棋醫師提醒:健保自2021年9月起通過給付專門使用於治療失敗族群的最新口服抗病毒藥物;目前奇美醫學中心已經引進此項最新口服抗病毒藥物,在過去接受過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卻治療失敗的族群,可透過二次治療機會來根除C肝;在奇美醫學中心肝炎個案管理資料庫中,有34位接受過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卻治療失敗的病人,目前已陸續開始接受二次治療;呼籲有相關治療需求者,歡迎來到肝膽胃腸科門診接受諮詢與討論,跟醫師商討出最適合自己治療方式。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楊畯棋專長:
1、一般內科(糖尿病、高血壓、感冒)。
2、肝膽疾病(肝炎、肝硬化、肝腫瘤、膽結石、膽管炎等等)。
3、胃腸科疾病(消化道潰瘍、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4、消化不良、腸躁症、腸道功能性疾病。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