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0月10日星期日

南美館辦: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建築是生活也是美學,美術館、博物館建築作為載體,串連了歷史、文化與藝術。被譽為文化古都的臺南市,整座城市就是個建築歷史博物館,座落於其中的臺南市美術館1、2館,不僅是建築內部展出藝術品,建築本身也是臺南歷史文化的一隅風景;為活化歷史記憶,凝聚市民的文化認同感,臺南市美術館於10月9日在南美館2館跨域展演廳舉行「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當日研討會由館長林育淳主持,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榮譽教授傅朝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殷寶寧、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教授顏名宏、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教授呂尹超、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館長吳秉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施承毅、分別擔任本次專題演講者、主持人、發表者,同時也邀請多位藝術史、地方文史、建築、歷史文化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發表;以臺南市美術館為核心建築藝術及地方文化為主軸,探討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的建築所接連帶動的歷史文化與都市對話、舊建築的意義與翻新的活化、地方認同與文化政策、博物館建築設計理念與功能使用的平衡。
本次研討會從兩個子題切入:「博物館建築與藝術詮釋」及「藝術博物館與城市場域的營造」,對臺南建築藝術與歷史人文的深度梳理,擴大整體文化價值及影響力,突顯本館做為古都核心地帶如何建構文化與藝術之各項子題之間的連結。

當日參加研討會學員將近100人次,另線上平台直播觀看人次合計達200人次,在疫情下民眾遵守本館防疫檢測,仍參與踴躍;上午場傅朝卿教授以「回到過去與邁向未來–臺南市美術館與城市建築生命史」引領與會者對臺南城市建築生命歷程有全面的認識;隨後殷寶寧教授透過訪談調查討論臺南市民對於南美館的生活想像與空間期待,分析美術館建築對於城市居民的意義。

下午場次則由施承毅教授與呂尹超教授分別從使用者與型態分析的角度切入,提出博物館空間與城市聚落、觀者之間的參與、回應在地需求與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最後的綜合討論中,專家學者們與學員的交流也相當熱烈、精彩!

本次「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之舉辦,提供臺灣建築設計、人文藝術、歷史文化等相關科系學者與學生,啟動地方知識文化創生的平台,激發未來臺灣美術館建築的研究能量。





中華鱻傳媒 南美館辦:藝術與建築的織繪—2021學術研討會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