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隨著世界各國紛紛傳出COVID-19二波感染風險,疫情仍持續升溫,面對此情勢,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產官學研醫要通力合作,堅守此道防線,今(21)日在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Taiwan is Helping 全方位AI x防疫論壇系列-防疫未來式」活動,副總統賴清德、臺南市長黃偉哲均蒞臨現場表示支持與關切。黃偉哲表示,防疫無國界,臺南市隨時樂於就防疫科技經驗與全國各縣市乃至國際社會交流;期藉由此次論壇各界的分享,汲取專家學者的最新趨勢,作為防疫政策與研發技術的參考。
醫療、科技利上加利,大數據分析病毒資料庫、AI影像判讀加速病歷篩檢等,臺灣AI助攻防疫成果備受國際矚目。隨著世界各國紛紛傳出第二波感染風險,疫情仍持續升溫;後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持續堅守,是各界關注的議題;21日科技部補助成大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舉辦「防疫未來式」全方位AI防疫論壇,現場匯集產、官、學、研、醫各界專家學者現場與線上共計約200人。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現在透過AI能夠幫忙在做第一線的篩檢,絕對有問題的,再後送到主治醫師,就可以大幅節省人力,而且大幅提高精確度,目前全球對於公共衛生與醫療政策的關注已經來到新高點,未來應著重醫療與新科技的結合,運用科技力量,利用產官學民的力量,發展智慧醫療,並將臺灣的經驗分享到全世界。
黃偉哲並舉一個例子,臺南有一家Linker公司是專做登革熱,研究病媒蚊指數跟牠的蟲卵數及孑孓的判別,衛生局第一線同仁,只要到現場把誘卵桶然後採集的樣本用手機拍傳回來,然後透過AI,就可以在3、5分鐘內把這個採集樣本,經過AI的判讀,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卵粒、孑孓及孑孓的種類,判讀的準確率高達99%,這就是AI直接在最低階的level,大量取代人力消耗的實際例子。
黃偉哲說,這樣的技術以做法,不僅臺灣可以受用,臺南可以受用,甚至在醫療相當發達而且還深受登革熱所苦的像東南亞東協的國家,像新加坡、菲律賓,也都可以受用;當然AI不只是幫忙做level 0的工作而已,用途是超乎大家所想像,所以非常感謝科技部,能夠在未來人工智慧的使用層面,在應用端能夠幫忙地方政府來做好城市治理,能夠幫忙中央政府來做好國家科技發展的規劃。
「不只防疫新生活,也要有智慧醫療防疫新科技」;臺灣逐步開放邊境、重回國際實體互動行列,需各界聯手,超前部署疫情因應策略,做好面對未來各類疫情變化的多重挑戰;「防疫未來式」全方位AI防疫論壇,聚焦討論後疫情時代的醫療前瞻發展、照護應用、數位科技、心理人文、上市法規迭代、醫材政策展望等,各面向所面臨的新挑戰與可能發展機會;副總統賴清德親至現場擔任開幕致詞嘉賓,與會貴賓包含臺南市市長黃偉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委員莊競程,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
副總統賴清德提到,入境檢疫、防疫追蹤、電子圍籬、口罩實名制等展現臺灣科技防疫實力,未來篩檢試劑、疫苗開發等AI扮演關鍵角色,防疫未來式希望中央、地方持續合作,公共衛生雙軌並行,全民團結,超前部署下一階段防疫基礎。
賴清德表示,今年公共衛生的專家已經在提醒,如果武漢肺炎國外沒有辦法解決,冬天的時候疫情會再更嚴重,同時流行性感冒也會來,這二種病毒在全球肆虐的時候,對於人類的健康必然造成重大的影響。
賴清德不忘提醒大家,口罩還是最重要的,安全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大家更應該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種種的防疫的要求,自己的健康管理一定要做好,才有辦法面對新疫情來臨的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梁勝富主任表示,本中心2017年成立,致力推動生醫領域的AI創新解決方案,希望透過論壇鏈結各界能量,一同運用AI做防疫幫助臺灣超前部署,幫助世界共同對抗疫情。
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指出,AI醫療應用是政府核心發展戰略,國際疫情嚴峻,臺灣除與世界分享防疫成功經驗,也邀請各界先進專家、跨域、跨國共商科技防疫未來展望。
開場演講由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副教授崔富強,線上分享AI實時決策醫療系統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應用;1日論壇匯集產、官、學、研、醫5個單位共同舉辦,包含科技部補助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攜手科技部補助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人工智慧產學研聯盟。
活動分上、下午進行,內容充實且多元;政府、科技與醫療面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透過線上演講,針對本次活動主題「防疫未來式」,分享現今與未來臺灣政府防疫模式的突破與挑戰。
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則就科技發展面向分享「未來智慧醫療的願景與挑戰」。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劉秉彥以成大醫院為例,分享醫院端面對新興傳染病的科技防疫三部曲。
產學研部分,邀集高端疫苗專案副理楊鈞堯、國立交通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暨講座教授曾新穆、穎銳生醫顧問公司總裁朱棻玉、Acorn Campus臺灣合夥人瞿志豪、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陳彥旭、開源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黃名仕等專家學者暢談疫苗開發、防疫醫材研發與智慧照護等議題。
末場小組討論以「防疫未來式智慧醫療策略與展望」為題,主辦單位梁勝富主任擔任主持,針對臺灣政府智慧醫療未來政策推動方向、醫院於智慧醫療上的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臺灣發展智慧醫療的看法與建議、智慧醫療產業發展情況及困難挑戰等議題進行對談。
科技部補助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攜手科技部補助全幅健康照護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人工智慧產學研聯盟,於今(21)日在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遠東宴會廳舉辦「Taiwan is Helping 全方位AI x防疫論壇系列-防疫未來式」,此次活動聚焦在後COVID-19時代的醫療前瞻發展、照護應用、數位科技、心理人文、上市法規迭代、醫材政策展望等各面向中,所面臨的新挑戰與可能發展機會。
在臺灣逐步開放邊境、重回國際實體互動當中,該如何思考億情因應策略,為面臨未來國際新興傳染病疫情頻繁下的臺灣,準備超前部署思維,以因應各類疫情防疫抗疫未來式的挑戰。
是日4位與談人,包含交通大學智慧醫療推動辦公室副主任陳榮治、高雄醫學大學教授陳彥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秉彥主任、Acorn Campus臺灣合夥人瞿志豪。(于郁金攝)
分類:科技
標籤:防疫未來式,成大,
中華海峽傳媒
#科技部
#國立成功大學
#後疫情時代AI防疫未來式
科技部×南市府×成大集產官學民力量 共商後疫情時代AI防疫未來式
醫療、科技利上加利,大數據分析病毒資料庫、AI影像判讀加速病歷篩檢等,臺灣AI助攻防疫成果備受國際矚目。隨著世界各國紛紛傳出第二波感染風險,疫情仍持續升溫;後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持續堅守,是各界關注的議題;21日科技部補助成大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舉辦「防疫未來式」全方位AI防疫論壇,現場匯集產、官、學、研、醫各界專家學者現場與線上共計約200人。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現在透過AI能夠幫忙在做第一線的篩檢,絕對有問題的,再後送到主治醫師,就可以大幅節省人力,而且大幅提高精確度,目前全球對於公共衛生與醫療政策的關注已經來到新高點,未來應著重醫療與新科技的結合,運用科技力量,利用產官學民的力量,發展智慧醫療,並將臺灣的經驗分享到全世界。
黃偉哲並舉一個例子,臺南有一家Linker公司是專做登革熱,研究病媒蚊指數跟牠的蟲卵數及孑孓的判別,衛生局第一線同仁,只要到現場把誘卵桶然後採集的樣本用手機拍傳回來,然後透過AI,就可以在3、5分鐘內把這個採集樣本,經過AI的判讀,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卵粒、孑孓及孑孓的種類,判讀的準確率高達99%,這就是AI直接在最低階的level,大量取代人力消耗的實際例子。
黃偉哲說,這樣的技術以做法,不僅臺灣可以受用,臺南可以受用,甚至在醫療相當發達而且還深受登革熱所苦的像東南亞東協的國家,像新加坡、菲律賓,也都可以受用;當然AI不只是幫忙做level 0的工作而已,用途是超乎大家所想像,所以非常感謝科技部,能夠在未來人工智慧的使用層面,在應用端能夠幫忙地方政府來做好城市治理,能夠幫忙中央政府來做好國家科技發展的規劃。
「不只防疫新生活,也要有智慧醫療防疫新科技」;臺灣逐步開放邊境、重回國際實體互動行列,需各界聯手,超前部署疫情因應策略,做好面對未來各類疫情變化的多重挑戰;「防疫未來式」全方位AI防疫論壇,聚焦討論後疫情時代的醫療前瞻發展、照護應用、數位科技、心理人文、上市法規迭代、醫材政策展望等,各面向所面臨的新挑戰與可能發展機會;副總統賴清德親至現場擔任開幕致詞嘉賓,與會貴賓包含臺南市市長黃偉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委員莊競程,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
副總統賴清德提到,入境檢疫、防疫追蹤、電子圍籬、口罩實名制等展現臺灣科技防疫實力,未來篩檢試劑、疫苗開發等AI扮演關鍵角色,防疫未來式希望中央、地方持續合作,公共衛生雙軌並行,全民團結,超前部署下一階段防疫基礎。
賴清德表示,今年公共衛生的專家已經在提醒,如果武漢肺炎國外沒有辦法解決,冬天的時候疫情會再更嚴重,同時流行性感冒也會來,這二種病毒在全球肆虐的時候,對於人類的健康必然造成重大的影響。
賴清德不忘提醒大家,口罩還是最重要的,安全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大家更應該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種種的防疫的要求,自己的健康管理一定要做好,才有辦法面對新疫情來臨的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梁勝富主任表示,本中心2017年成立,致力推動生醫領域的AI創新解決方案,希望透過論壇鏈結各界能量,一同運用AI做防疫幫助臺灣超前部署,幫助世界共同對抗疫情。
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指出,AI醫療應用是政府核心發展戰略,國際疫情嚴峻,臺灣除與世界分享防疫成功經驗,也邀請各界先進專家、跨域、跨國共商科技防疫未來展望。
開場演講由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副教授崔富強,線上分享AI實時決策醫療系統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應用;1日論壇匯集產、官、學、研、醫5個單位共同舉辦,包含科技部補助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攜手科技部補助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人工智慧產學研聯盟。
活動分上、下午進行,內容充實且多元;政府、科技與醫療面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透過線上演講,針對本次活動主題「防疫未來式」,分享現今與未來臺灣政府防疫模式的突破與挑戰。
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則就科技發展面向分享「未來智慧醫療的願景與挑戰」。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劉秉彥以成大醫院為例,分享醫院端面對新興傳染病的科技防疫三部曲。
產學研部分,邀集高端疫苗專案副理楊鈞堯、國立交通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暨講座教授曾新穆、穎銳生醫顧問公司總裁朱棻玉、Acorn Campus臺灣合夥人瞿志豪、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陳彥旭、開源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黃名仕等專家學者暢談疫苗開發、防疫醫材研發與智慧照護等議題。
末場小組討論以「防疫未來式智慧醫療策略與展望」為題,主辦單位梁勝富主任擔任主持,針對臺灣政府智慧醫療未來政策推動方向、醫院於智慧醫療上的推動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臺灣發展智慧醫療的看法與建議、智慧醫療產業發展情況及困難挑戰等議題進行對談。
科技部補助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攜手科技部補助全幅健康照護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國家實驗研究院人工智慧產學研聯盟,於今(21)日在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遠東宴會廳舉辦「Taiwan is Helping 全方位AI x防疫論壇系列-防疫未來式」,此次活動聚焦在後COVID-19時代的醫療前瞻發展、照護應用、數位科技、心理人文、上市法規迭代、醫材政策展望等各面向中,所面臨的新挑戰與可能發展機會。
在臺灣逐步開放邊境、重回國際實體互動當中,該如何思考億情因應策略,為面臨未來國際新興傳染病疫情頻繁下的臺灣,準備超前部署思維,以因應各類疫情防疫抗疫未來式的挑戰。
是日4位與談人,包含交通大學智慧醫療推動辦公室副主任陳榮治、高雄醫學大學教授陳彥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秉彥主任、Acorn Campus臺灣合夥人瞿志豪。(于郁金攝)
分類:科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