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現代的人工膝關節是一種表面再置(Resurfacing)的手術,不論是採用不銹鋼製長條鑽入骨髓腔內或電腦導航系統協助定位的方式,都可能增加阻塞風險或手術時間。衛福部臺南醫院骨科特約醫師賴國安教授自2005年起,不斷思考如何能達到不進入骨髓腔、能準確定位、傷口極小化、時間極小化、失血極小化以及疼痛極小化的手術方式,以此概念發展的「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The Ultimate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終於在2008年後趨於成熟;15年來以此方法完成了超過5,500例全膝人工關節手術,以及約600例單髁人工膝關節手術。
賴國安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手術中為了定位,必須以不銹鋼製長條鑽入骨髓腔內,此鋼條太短太細會有定位不準的問題;若是太粗太長,雖然定位較準確,卻也容易把骨髓腔內的脂肪與血塊打入循環系統,造成血管阻塞、肺栓塞甚至於死亡;電腦導航系統協助定位則是以插入骨頭的鋼釘連結反光球,藉由關節的活動來推測骨頭的位置﹔雖然可以免去進入骨髓腔的危險,但是其應用相當不方便。
最近的綜合實證研究顯示,電腦導航系統對熟悉人工關節手術的醫師無助於手術準確度,只會增加其手術時間,僅對初學者或不熟習者能提升其準確度;此外,因植入鋼釘也可能造成骨折與感染風險。
賴國安醫師說明,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以三度空間幾何學原理,可以極度準確地計算出關節表面的改變對整個肢體三度空間軸線的影響,因此可以藉由表面定位而不需要進入骨髓腔,再配合嚴格訓練的雙手以快速而準確地執行手術;由於不需要龐大的定位器械,所以傷口可以極小化,目前所作最小的人工全膝關節手術傷口只有5.7公分,最短的手術時間只有19分鐘;此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不只快速、穩定、準確又安全性高,具有完勝所有器械與電腦的全面性優點。
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的關鍵除了三度空間幾何學運算外,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將手術醫師訓練成可以準確判斷病人關節的變形、準確設定手術計畫、在極小傷口中準確無誤地執行手術。院方表示,為此,賴國安教授歡迎年輕醫師來參加其設定的訓練課程,儘管無法在短期課程中訓練出一位完美的外科醫師,但期望受過訓練後會對其一生的外科事業有極其正面的幫助。
賴國安醫師表示,針對局部關節面退化性膝關節炎或是壞死的病人,若保守治療無效卻不需要置換全套人工膝關節者,徒手微創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有以下特點:
1、手術傷口極小(最小傷口只要4.2公分),手術時間極短,因此發生併發症機會與感染率也極低。
2、不破壞韌帶結構,術後恢復快。
3、不需要使用昂貴而且愚笨的人工智慧,去作一點也不微創的單髁人工膝關節手術。
分類:健康醫療
標籤:衛福部臺南醫院,
中華海峽傳媒
#衛福部臺南醫院
衛福部臺南醫院: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
賴國安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手術中為了定位,必須以不銹鋼製長條鑽入骨髓腔內,此鋼條太短太細會有定位不準的問題;若是太粗太長,雖然定位較準確,卻也容易把骨髓腔內的脂肪與血塊打入循環系統,造成血管阻塞、肺栓塞甚至於死亡;電腦導航系統協助定位則是以插入骨頭的鋼釘連結反光球,藉由關節的活動來推測骨頭的位置﹔雖然可以免去進入骨髓腔的危險,但是其應用相當不方便。
最近的綜合實證研究顯示,電腦導航系統對熟悉人工關節手術的醫師無助於手術準確度,只會增加其手術時間,僅對初學者或不熟習者能提升其準確度;此外,因植入鋼釘也可能造成骨折與感染風險。
賴國安醫師說明,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以三度空間幾何學原理,可以極度準確地計算出關節表面的改變對整個肢體三度空間軸線的影響,因此可以藉由表面定位而不需要進入骨髓腔,再配合嚴格訓練的雙手以快速而準確地執行手術;由於不需要龐大的定位器械,所以傷口可以極小化,目前所作最小的人工全膝關節手術傷口只有5.7公分,最短的手術時間只有19分鐘;此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不只快速、穩定、準確又安全性高,具有完勝所有器械與電腦的全面性優點。
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的關鍵除了三度空間幾何學運算外,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將手術醫師訓練成可以準確判斷病人關節的變形、準確設定手術計畫、在極小傷口中準確無誤地執行手術。院方表示,為此,賴國安教授歡迎年輕醫師來參加其設定的訓練課程,儘管無法在短期課程中訓練出一位完美的外科醫師,但期望受過訓練後會對其一生的外科事業有極其正面的幫助。
賴國安醫師表示,針對局部關節面退化性膝關節炎或是壞死的病人,若保守治療無效卻不需要置換全套人工膝關節者,徒手微創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有以下特點:
1、手術傷口極小(最小傷口只要4.2公分),手術時間極短,因此發生併發症機會與感染率也極低。
2、不破壞韌帶結構,術後恢復快。
3、不需要使用昂貴而且愚笨的人工智慧,去作一點也不微創的單髁人工膝關節手術。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