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

工研院×南臺灣產業攜手發表技術亮點 產業紮根創新強強滾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看準南臺灣發展優勢,工研院1月4日於經濟部南創園區精銳盡出,一口氣發表近40項最新技術成果,包括以人工養殖創造出猶如原棲地的皮珊瑚,以及甫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可攜式UVC流動水模組等,橫跨綠能、循環永續、3D列印以及微感測等在地特色,聚集南臺灣科技研發的精華。

「2019南臺灣產業大進擊創新論壇」1月4日在南臺灣創新園區1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市長黃偉哲主持開幕式指出,臺南市未來施政將以「區域平衡」為方向,緊扣「經濟、就業及社福」,並逐步落實「文化首府」、「產經重鎮」、「智慧新都」、「創生城鄉」、「希望家園」等五大發展主軸;就產業發展而言,政治口號是一回事,北漂、南漂或是東向、西向、南向,只要符合自己企業的發展,就是好的方向,臺灣作為一個創新的國家,臺南作為一個創新的城市,我們很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創新論壇,跟企業一起創新。

這場名為「南臺灣產業大進擊」創新論壇,現場推出聯合成果發表會,主要是透過工研院連結產學研動能,包括展示傳統產業升級、發揮在地優勢、注入新活水等3大主題。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推動在地創新研發與產業化最後一哩路的目標與決心非常明確,將以整體工研院能量,結合在地產業與學界,共同為提升創新研發活力及創造產業經濟價值打拼,為地方經濟注入創新活水,讓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黃偉哲市長指出,創新論壇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沒有創新,企業就沒有未來,國家沒有創新,國家也沒有前景,大家看到在臺南,很多傳統的產業,甚至傳統的工藝都附加了創新的生命,所以創新不管在高科技產業,或是傳統產業,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活路;感謝經濟部與工研院在臺南落地生根,提供企業廠商很多協助,注入許多新的活水,所以臺灣作為一個創新的國家,臺南作為一個創新的城市,我們很希望藉由這個創新論壇,跟企業一起創新。

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表示,經濟部多年致力於產業區域均衡發展,未來更將強化中央資源與地方科技能量,建立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新模式;例如經濟部南創園區已吸引許多廠商進駐,成功帶動臺南市榮景;又如「5+2產業創新計畫」中的綠能科學城與循環經濟,已落腳南臺灣;在法人專案辦公室進駐地方的部分,落實在地生根發展,提升在地能量,將技術人才帶到地方;此次工研院展示約40項南臺灣最新研發成果,期待這樣的模式能夠持續,大家共同努力結合中央與地方能量,一起帶動產業發展。

黃偉哲市長表示,符合在地特色發展的許多新技術,能與地方做最重要的結合,能夠在地化,落地生根是很重要的,才不會產生水土不服的情形;工研院長期深耕臺南,10多年來有六甲院區、經濟部南創園區及沙崙綠能科學城三個據點,今(108)年開始再加上贏地創新育成基地,針對「智慧農業」、「數位產業」、「在地創生」三大面向,可緊密聯結市政五大主軸,形塑臺南為在地創生及智慧城市,以帶動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發展,達到城鄉經濟繁榮。他最後也期盼中央能投注更多資源及政策誘因於本市,讓南科及沙崙不僅是臺南經濟發展的雙引擎,更是推動全國經濟成長的加速器。

黃偉哲進一步表示,政府有南向政策,對臺南而言,南向、北向、東向、西向,只要能夠找到方向,就能讓企業成長、茁壯,這都是好的方向;如果產業能南漂,是非常樂見的事情,因為南部除了天氣好,人也和善,生活步調以及種種的條件都適合產業在這邊發展;就地方政府而言,就是營造一個好的企業發展的條件,無論在交通、營建、人文等基礎建設方面盡全力配合,站在企業角色是求發展,帶來工作機會,而工研院帶動企業研發、技術,把創新的概念帶給企業,如此一來,實質落實企業投資南臺灣的一個進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工研院經營南臺灣迄今超過10年,推動「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平臺,已成立風行海洋、雷豐熱電、智鷹科技、南翔創新顧問等新創公司,其中南翔創新是全國第1個地區性創投事業,就在臺南,除國發基金投入三分之一資金入股外,餘三分之二都是在地資金,見證工研院引進中央資源進入在地產業,結合南臺灣在地優勢及跨領域新創科技的優質場域。

工研院表示,已陸續和南臺灣業者展開合作,如透過工業級無線網路WiFi Mesh、能資源監控系統與跨場域、整合不同設備的中央戰情中心Scada系統,協助傳統紡織的宏遠及漆包線廠大亞轉進智慧化生產與製造,變身智慧工廠;工研院也與高雄市政府攜手在地產學研,共同推動「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平臺,迄今已成立風行海洋、雷豐熱電、智鷹科技、南翔創新顧問等新創公司,其中「南翔創新顧問公司」是全國第一個地區性創投事業,國發基金更投入1.2億元資金入股,引入中央政府的資源進入到在地產業,結合南臺灣在地優勢及跨領域新創科技,打造南臺灣成為新創團隊創業的優質場域。

宏遠興業協理曾一正表示,感謝工研院協助宏遠建置監視系統的整合,包括空壓、用電、鍋爐、廢水排放、消防防災系統等,都可以完整監控;另外,宏遠的染整廠共有超過一千臺布車,工研院協助染整廠建置布車定位系統,找尋布車從20分鐘降低到一分半即可找到,並有效解決管理問題與提升績效。大亞電線電纜副總邱榮焜表示,工研院協助導入戰情中心的監控,幫助產線資訊可視化,優化製程管控,有效提升產品的可追溯性與穩定性。(于郁金攝)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