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為推廣客家藝術及文化,提供市民欣賞各類藝術作品的機會,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邀請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會員聯合展出,以傳統客家纏花技藝,結合創新元素詮釋客家意象的纏花作品共48件,讓一朵又一朵的客家纏花在館舍中百花齊放、奼紫嫣紅;該展覽於107年9月8日(六)上午10時30分開幕,邀請展出者親自解說及分享。
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9月8日上午於臺南市客家文化會館,舉辦「百花齊放 奼紫嫣紅─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會員聯展」開幕茶會,以傳統纏花技藝,結合創新元素詮釋客家意象,讓一朵又一朵的客家纏花在館舍中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綻放祝福,參展作品共計48件;展期自即日起至9月29日,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感受纏花的祝福。
客家「纏花」是一項精緻的工藝技術,其製作過程需要十足的耐心與毅力,精緻且細膩的成品,反應出傳統社會客家女性的勤勞與智慧;本次展覽的主題為「百花齊放、奼紫嫣紅」,取傳統客家纏花中常見的各式花朵為元素,像是廳堂中的供花、繡燈裝飾,或是新娘髮簪上的花朵等,都是本展的主軸;客家「纏花」呈現多元、絲線色彩鮮豔豐富,顯現鮮明的客家意象,是客家傳統工藝中不可或缺的特色。
本次聯展的中華纏花藝術發展協會由陳惠美、謝雅秀等知名老師,共同創立於民國99年,其中創會理事長陳惠美更是全台首位纏花技藝保存人,理事謝雅秀也是彰化縣政府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者;現任理事長曾國棻於2006年因研究「纏花」,與陳惠美老師結下師生之緣,打破傳統、鑽研纏花的設計,是國內第一位將纏花發揚的男弟子。該協會會員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客籍,以傳承纏花藝術文化為宗旨,常年致力推廣瀕臨失傳的纏花工藝,不斷創新纏花作品的多元性及生活化,將傳統文化注入新創意,更成為國際外交的伴手禮;每年舉辦會員成果展,積極與國內各地文化館舍合作交流,希望將本傳統工藝之美傳遍全台各地!
臺南市政府表示,本次展出由理事長曾國棻邀集會員陳惠美等26位會員,遠從宜蘭、臺北、桃園、新竹、彰化、雲林至臺南,攜手聯展出該會近年的精湛作品,臺南市政府希望藉由本次展覽提供纏花技藝交流分享平台,讓臺南的鄉親們能享有不同文化藝術的陶冶。(連凱斐攝)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