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

府城 大北門 市仔頭 福隆宮 台灣前三大「天柑」之一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您有看過「天柑」嗎?在臺南市火車站附近的市仔頭福隆宮就有「天柑」,位在臺南府城福隆宮大廳右柱旁放置著「天柑」(又稱刺球),根據福隆宮耆德之後陳勝南表示,製造在民國39年,直徑1尺半(約45cm),此大小為全台前三大之一,為乩童為操演法器五寶鎮煞之用。

「天柑」為乩童操演「五寶」之一
1.「天柑」是一種插滿鐵釘的法器,當乩童起童時,為表示神靈附身,須以此刺球砍、刺、扎身流血,使鮮血直流。藉血驅魔袪邪,同時血亦代表潔淨之意,可滌污穢。
2.乩童操演「天柑」的部位,除了與銅棍一樣以刺背、扎臂之外,更可以刺黏頭、背、額、臂之上,有時也拿來作擲高的表演,即刺球擲高之後用空手、裸背或是頭部去接使之釘住。
3.「天柑」又稱刺球,俗稱紅柑,球形狀用鋼釘或銅釘反插而成,一般分為36釘,72釘及108釘,球體四周反插釘支,大小不一,小者50多支,大者100多支,皆作8圈排列、上下對稱;釘支尖處繫有串聯的紅綢線,與釘製銅棍一樣,除了可以固定法器之外,也可以避免操演時釘尖過度深入皮肉中。
乩童操演「五寶」
1.七星劍:
又稱寶劍或是法劍,長約2尺半至3尺之間,為「五寶」之首。劍身非鐵 即銅,兩面各鑲嵌或是雕有北斗七星的圖案,此與北斗經或是星辰寶懺有關,相傳七星劍是張天師家傳兩件寶物之一(另一件為天師印),具有除妖斬魔、驅邪降惡 的法力,作法時,可同時合握兩把,亦可分持兩手,稱為合劍或是雙劍。操演的部位以割舌、砍背、劈額為主。
2.銅棍:
長度約2尺半,是一紅漆木棍紮刺釘支或是三角鋼片的巫器,釘子的稱「釘棍」,鋼片的稱「角棍」,皆作八行排列,13支與14支釘子各4排,共計108支釘子,應是根據八卦與36天罡72地煞而來。操演的部位以刺背、扎臂為主。
3.鯊魚劍:
亦稱鯊魚齒,鋸取鯊魚的嘴前齒剔製而成,長約二尺七至三尺半之間,為 「五寶」之中唯一自然物品,據說為祭日與祭海的強力巫器。選用鯊魚劍有嚴格的規制,其排列於兩側的尖齒數目雖不一,但需符合「神治鬼,鬼治神」的算數口 訣,凡在「神治鬼」的數目中為吉,否則為凶器,例如1、2、3、7、8、9為吉,4、5、6、10、11、12為凶,若在凶數內,則要拔斷多餘的齒,使之 符合吉數。操演的部位以砍背為主。
4.月斧:
造型似一班斧頭,體積較小,連棍帶刃約2尺,為「五寶」之中最難拿捏得準的巫器。操演的部位以剖頭、剖肩為主。
5.刺球:
俗稱紅柑,球體四周反插釘支,大小不一,小者50多支,大者100多支, 皆作8圈排列、上下對稱;釘支尖處繫有串聯的紅綢線,與釘製銅棍一樣,除了可以固定法器之外,也可以避免操演時釘尖過度深入皮肉中,操演的部位除了與銅棍 一樣以刺背、扎臂之外,更可以刺黏頭、背、額、臂之上,有時也拿來作擲高的表演,即刺球擲高之後用空手、裸背或是頭部去接使之釘住。

府城 大北門 市仔頭 福隆宮 管理委員會補正版
(福隆宮管理委員會委員李德林先生補正版)

【源遠緣起】肇建:明永曆年間 (1647 ~ 1683)

「市仔頭福隆宮」昔屬台灣府治鎮北坊,坐落府城北隅、燕潭之南,大北門城城門南向約200米處,小東門城則在本宮左側,向東直線距離約650米,為昔時府城北隅北東之「中樓仔」、「三分仔」、「洲仔尾」、埔姜仔頭 ( 永康 )、新港社( 新市 )、灣裡社( 善化 )、目加溜灣社 ( 安定 )及城東之「四分仔」、網寮、「鯽仔魚潭」(崑山大學至仁德太子廟帶狀區域)、大弯溪仔( 大灣 )、大目降社 ( 新化 ) 、卓猴社 (新化那拔林里 )、礁吧哖社( 玉井 ) 等地的聚落住民、販商往來府治必憩及交易之所。

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台灣由荷治(1624~1662)、明鄭(1661~1683),進入清(1683~1895)。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 ,設治「台灣府」於台南。

雍正三年(1725乙巳),台灣府城木柵建城完工,大北門城西北方的「寮內」、「田螺旋」(音ㄓㄥ台語,今六甲頂)、溪頂寮、和順寮等地住民,亦由大北門城出入,福隆宮,頓成為經大北門城及小東門城,進出府治內外交通之津要。

乾隆元年(1736丙辰),城門易木柵為磚石,城外米穀農、牧、山產及溯自柴頭港的漁獲海產,端賴人力挑運或輦牛車入城,就在廟埕周遭交易,形成米市為當時唯一之「米市場」。

市肆益隆蔚然成市漸掌山海珍味之集散,府城諸市之源頭配達全城,是以「市仔頭」之名因之而立,攤商販子群聚形成街市,則稱『市仔頭街』,(即今北忠街16巷,福隆宮廟埕前直通火車站圓環邊),戰後在地人改以「中街仔」稱之。訖今「福隆宮」府城人仍習以「市仔頭」、「市仔頭廟」暱稱。

清道光鴉片戰爭期間(1840~1842),署巡道整合及劃分,由民間境廟組合的府城城守聯境組織,距大北門城雖只約200米,卻是府治內較接近小東門城的福隆宮(約650米),自此劃入與南向約900米外的東嶽殿、彌陀寺、龍山寺、聖公(爺)廟、祝三多(福德爺)廟、西竹圍(土地)廟、龍泉井(土地)廟同列屬「八協境」,職司大、小東門的城防及府城東邊區域的境防要務,大人廟則為境廟諸多防務議事會商統合之所在。

福隆宮居八協境(東安坊)最北之鑰,緊臨自大北門城,東側起往南經福隆宮,再經舊臺灣縣署到水門與十八境(鎮北坊)為界的境界上(註1),本宮右(西)側即屬十八境,也因此日治時期本宮直轄於府城東區,國府遷台後行政區域的調整,回歸隸屬北區。
(註1)參考石萬壽「台南府城防務的研究」

府城 大北門 市仔頭 福隆宮
台南市北區北門路2段105號
祀典日期: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九月十五日吳府千歲聖誕。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