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11月8日星期二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致手腳麻木 奇美醫:小扁針療法助重拾正常生活/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61歲林先生,今(111)年1月底因車禍受傷造成頸部、腰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根,左側臀部肌肉緊繃,壓迫坐骨神經,導致低頭時兩手臂麻木,左下肢麻木無力,行走困難,拖鞋時常掉落。也因為持續性疼痛麻木,晚上難入眠,睡眠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3月底,林先生決定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門診就醫。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致手腳麻木 奇美醫:小扁針療法助重拾正常生活
任主任診察後發現,林先生頸部和腰部肌肉非常僵硬,左側臀中肌和梨狀肌緊繃壓迫坐骨神經,磁振造影(MRI)顯示頸部、腰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根,導致手臂下肢的麻木無力;任主任於每週施以一次小扁針以及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過四週的治療,林先生頸部、腰部、臀部緊繃痠痛已減輕許多,手臂及下肢麻木無力也明顯改善,行走時拖鞋不再掉落,晚上不再不好入眠,睡得也比較安穩,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青壯年族群好發「椎間盤突出」,小扁針解沾黏,疏通氣血!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說明:椎間盤突出是常見脊椎病變,其引起神經痛也是最困擾病人疾病之一,它好發在青壯年族群,椎間盤突出原因有很多,包括:外傷(如:車禍、搬運重物)、基因、工作環境久站久坐、老化及家族史等等;根據文獻記載男性發生率約9.1/1000,而女性發生率約4.2/1000。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交通擁擠,為了趕時間發生車禍時有所聞;因此工作及生活型態緊繃、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與久站勞動者都是椎間盤突出容易發生族群。

任東輝醫師指出,人體因為車禍外傷、扭拉傷或者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以致於椎間盤突出,肌肉韌帶損傷,造成急、慢性發炎,導致微細血管及組織液滲出,當人體來不及將這些液體吸收回去時,就會造成局部的軟組織沾黏,而這些沾黏地方,因為氣血阻塞不通而酸痛,嚴重時則會壓迫神經造成麻木無力、關節活動困難;日積月累之下,一般治療方法已經無法鬆解沾黏,導致治療效果不彰;而小扁針(小針刀)鬆解術就是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運動功能。

小針立大功,筋骨不緊繃!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指出:小扁針(又叫小針刀)是將一般針灸針的針尖改為寬度0.45mm扁形刀刃,融合「針」與「刀」兩者特色及優點,利用手法於特定部位進行軟組織鬆解和治療,是衛生福利部認定有效而安全治療方法;舉凡椎間盤突出引起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久年腰酸背痛、手腳麻木、膏肓痛、五十肩、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關節炎、各種筋骨痠痛新傷、舊傷,或長期治療但效果不佳之痠痛,皆可做小針刀鬆解術治療;小針刀的治療時間短,約數分鐘,不需留針在身上,醫師會以快速動作處理痛點,故局部會有一些痠脹痛感;小針刀為特別訂製針具,且屬於技術性治療,醫師需經嚴格訓練與臨床實習,所以並非每位中醫師都會小針刀,目前為自費項目;病人接受小針刀治療後應服用藥液包「消腫退癀湯」4至6包,效果會更好,可以促進軟組織修復,預防傷口發炎。

任東輝醫師說明,小針刀治療不需住院也不需臥床休息,施針後3至7天,若傷口仍然疼痛或瘀青,皆屬正常現象,瘀青會自行消退並且改善痠痛,無需擔心;因每個人病情不同,故次數也會不一樣,症狀輕者1至3次就會有80%以上的效果,嚴重者則需較多次治療,做完1次小針刀,建議觀察7天左右,再做第2次。

小針刀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逆轉頑固性疼痛
任東輝醫師指出,小針刀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醫師精準評估脊椎錯位後,用活化槍以快速度、低力道、穩定脈衝推力,矯治脊椎錯位,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可治療脊椎錯位所導致痠痛與各種疾病,也是畏懼針灸者另一項選擇。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交通擁擠,時常發生車禍,或者因為長期使用3C產品姿勢不良,容易引起頸部、腰部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手腳麻木無力、活動困難,甚至導致失眠、失能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小扁針(小針刀)鬆解術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可以疏通氣血,恢復運動功能;搭配內服舒筋活絡中藥,可明顯改善病人麻木無力,提升生活品質。(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致手腳麻木 奇美醫:小扁針療法助重拾正常生活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