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

心理師以認知行為治療 嘉榮:協助克服社交焦慮 重拾社交信心

【記者于郁金/嘉義報導】26歲小致得知新工作第一天要上台演說後,在家緊張到頭暈嘔吐,最後只好跟新單位協調暫緩報到,並前往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身心科就診。小致表示,從小個性內向,加上父母要求嚴厲常以負面言語溝通,因此缺乏自信,與人對談會感到緊張,求學階段少與他人主動聊天,也避免結交新朋友。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說明,經醫師以簡式評估量表(BSRS)為小致評估,其中「感覺緊張不安」得分達「非常厲害」程度,整份評量也高達8分,診斷為「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醫師開立血清素藥物,先降低小致過度焦慮反應,並轉介嘉榮臨床心理師進行訪談及心理治療,透過練習,小致面對人群已明顯降低緊張焦慮,逐漸重拾社交信心。
   
嘉義分院臨床心理師洪美蘭表示,社交恐懼症通常從青春期階段就開始,女性多於男性,常因遺傳、腦部多巴胺缺乏,或過往負面的社交經驗造成;許多個案與人交談時,會有聲音顫抖結巴、頻頻搓手的緊張表現,若面對更多人,甚至會肌肉緊繃無力或軟腳,這些生理現象,主要來自當事人對社交情境感到顯著或過度恐懼焦慮造成,例如內心認為自己在公開場合時被他人注視、觀察及評價,因此對社交行為產生逃避及退縮,或必須忍受社交活動為自己帶來心理上的強烈恐懼及生理上不適感,從而造成生活、學習或工作上痛苦與困擾;類似情形不僅發生於成人,其實兒童在同儕情境中也會產生社交焦慮,往往以哭鬧、發脾氣、靜止不動、依偎、退縮或無法講話等方式來表現,照顧者要多加注意。

洪美蘭心理師說明,對於「社交焦慮症」臨床上除以藥物症狀治療外,最常見的就是「認知行為治療」,例如以「認知重建」、「曝露療法」等,從可承受焦慮程度社交情境開始協助當事人練習,嘗試面對會引發負面想法、退縮行為社交互動,驗證「實際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原來我的表現高過原先的自我評價」等,幫助當事人獲得自我掌握感、降低自動化負面思考;也可以透過團體桌上遊戲,練習互動技巧;緊張時以呼吸練習放鬆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

洪心理師提醒,如果周遭親友面對人群或社交情境,有恐懼、焦慮等不舒服感覺,不要取笑或強迫他們與人交流,建議多傾聽給予心理支持、並在社交時輔助陪伴,避免負面想法持續,也要鼓勵親友尋求身心科及心理師協助,即早克服對社交恐懼。


中華鱻傳媒 心理師以認知行為治療 嘉榮:協助克服社交焦慮 重拾社交信心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