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俗話說:「醫生驚治嗽﹗」,《內經》亦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不獨肺也;咳嗽的原因百百種,須對症下藥才有效,近年來新冠疫情一騎絕塵,但凡出現上呼吸道症狀,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確診與否,咳嗽自然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66歲王阿姨表示,近半年來就寢後,喉嚨就易感搔癢而乾咳,新冠疫情延燒加上周遭友人陸續確診,自己總是不安地頻繁進行快篩,就算顯示結果為陰性,但乾咳頻頻的夜晚依舊鼓動著內心的恐慌;加上兩岸軍事緊張,王阿姨抱怨聽了名嘴危言聳聽與劃破寧靜的飛機聲後,害她的夜咳更嚴重;經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沈祐宸醫師確認她的情緒起伏是否影響夜咳頻率,再詢問飯後與就寢的間隔時間,問診亦得知王阿姨因腰痠難以久坐,飯後1個多小時就躺平就寢。
沈醫師安慰道:「不用緊張,您的咳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王阿姨露出了預料之中的疑惑說,可是我沒有人家常說的火燒心啊?
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沈祐宸醫師說明,胃食道逆流,顧名思義就是胃酸逆流到食道,產生酸、灼熱感,即所謂「火燒心」;火燒心雖是典型症狀,但大多數時候並不明顯,反倒以乾咳、喉嚨異物感、氣管敏感、沙啞異味等非典型症狀較常出現,也容易被忽略;再者,躺平會降低胃下縮效率,若伴有下食道括約肌、賁門鬆弛者,更易因餐後短時間內躺平而加重症狀。
沈祐宸醫師指出,中醫將胃食道逆流稱作泛酸,重者為吐酸,常見原因有2種:
1、肝氣犯胃:多因情志抒發不暢造成肝氣鬱結,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上犯食道造成泛酸;常見泛酸頻、胃脹氣、噯氣(如打嗝)多等症狀,且隨情緒起伏而增減。
2、飲食積滯:縱情於大魚大肉,飲食無節制而傷胃;常見胃燒灼感、噯氣有異味、腹脹影響食慾等症狀。
沈祐宸醫師表示,王阿姨個性易杞人憂天,對疫情和確診產生的不安情緒無以宣洩,進而傷害脾胃引發泛酸;飯後短時間內躺平及軍事緊張氛圍更是催化劑,使夜咳愈加頻繁;服用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藥方並搭配針灸後,王阿姨的夜咳終於獲得了顯著緩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