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中華醫事科技大學USR團隊配合友善環境永續農業潮流,聘請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專家蔡志濃博士到楠西密枝社區,辦理「作物病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實作課程,指導當地果農製作非農藥製劑防治病蟲害,降低環境和土地污染同時,期盼也能推動綠色農業,讓果樹栽植與生產更無毒、健康。
中華醫大USR團隊長期深耕大臺南淺山地區,將大學資源帶入當地,協助地方創新發展。楠西區密枝社區的農民大多栽種果樹,其中又以芭樂、荔枝、芒果、楊桃、棗子和龍眼居多,有感於在地農民在農作物生產上的病蟲害防治需求,日前特地邀請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蔡志濃博士,到社區辦理作物病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實作課程,吸引數十位農友報名參加。
蔡志濃博士作物病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實作課程,主要以石灰硫磺合劑、亞磷酸肥料、葵無露及4-4式波爾多液等4款配方綜合進行研製,此配方能有效抑制介殼蟲、紅蜘蛛或白粉病等常見的果樹真菌性病蟲害,且能降低對土壤和環境污染,建構人、土地與自然生態永續平衡理念。
楠西密枝社區江仲緯理事長表示,臺灣氣候高溫多溼,為有害病蟲提供有利發展與繁衍條件,多數農民深受其苦,近年來更因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強化衝擊,導致農作物受侵害狀況有增無減,已危及農作物產量和品質,農民施用慣行農法,雖然能抑制蟲害,卻可能造成土地衰竭負面影響,這次在中華醫大USR團隊和蔡志濃博士技術指導下,改以嘗試使用非農藥防治資材來處理病蟲害,期待未來廣泛擴及使用於轄內多數果樹農園,以友善農法模式推動綠色農業。
蔡志濃博士表示,建構永續農業須從追求生態永續平衡做起,這次帶領密枝社區農民進行作物病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實作課程,就是應用不同混合配方非農藥製劑特性,來提升果樹免疫力,也具有防治介殼蟲、紅蜘蛛等田間常見害蟲效果。
中華醫大USR團隊積極推動綠色農業,基於現代人對於健康飲食追求和環境永續意識逐步提升,期透過邀請學者專家進駐地方,輔導農民改善耕作觀念,進而達到保護環境與土地永續利用目標。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