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嘉義報導】疲倦、胸悶、咳嗽,長新冠症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部分確診個案在康復後可能因新冠病毒引發免疫系統失調,導致急性感染期過後仍持續出現後遺症,如:疲倦、喘、關節痛、胸痛、咳嗽、心悸等新冠長期症狀,或稱為「長新冠」(Long COVID),意指感染新冠肺炎之後衍生的慢性後遺症。
中榮嘉義分院感染科主任莊茜表示,新冠肺炎臺灣確診人數統計至今年6月底已有364萬例,目前疫情雖已逐漸趨緩,但是部分染疫康復者因相關後遺症有就醫需求,因此嘉榮配合衛生福利部「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特別開設「COVID-19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適用對象為經診斷確診新冠肺炎,且於解除隔離日起算 6 個月內之病友。
中榮嘉義分院胸腔科醫師張鼎育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321原則」,將長新冠定義為「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及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1年」;另外少數人會併發嚴重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都可能受到影響,發生年齡約為19至34歲間,當中男性佔了7成之多,且通常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會等到確診後三週才開始出現症狀,致死率高達3%至7%,不可輕忽。
莊茜主任提醒民眾,確診康復者如果有注意力、記憶力衰退等認知功能障礙、呼吸困難或容易喘、疲憊感持續未改善且影響生活、胸悶胸痛及持續咳嗽超過2周等症狀,要立即就診讓醫師診斷並評估,以及時得到適當藥物治療或針對病況為患者安排心理衛教諮商;另外為幫助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能儘早回復正常生活,建議康復後應避免飲酒與抽菸,多吃蔬果、堅果類及富含維他命食物,並保持充足休息及睡眠;生活上如體況允許可規劃規律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從事一些腦力鍛鍊活動(例如拼圖、文字遊戲或記憶訓練),並可增加社交生活,均有助於走出長新冠症候群所引起不適症狀。
中榮嘉義分院胸腔科主任醫師陳俊升表示,嘉榮「covid-19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除結合感染科、胸腔內科等專業團隊,由本院整合門診來診療確診者的長新冠症候群,並可轉介至中醫科、腸胃科及復健科,導入整合性照護模式,讓受長新冠症候群困擾的病友能得到綜合性協助,達到提升醫療品質目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