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7月21日星期四

糖尿病男脫離藥物忽略追蹤致復發 奇美醫:糖尿病友仍需定時回診檢查/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真是遺憾!江先生,您的血糖太久沒追蹤,又已高到需要胰島素治療程度。」江先生,50歲男性,5年前診斷出糖尿病後積極接受治療,在胰島素、口服藥及規律地生活型態下,血糖穩定達標,病況穩定後慢慢地脫離胰島素及調降口服藥劑量;2年前,成功脫離血糖藥物,純粹以飲食及生活型態控制;之後追蹤1、2次穩定後,他就消失在規律追蹤門診名單上;再次見面時,他的空腹血糖值竟再次突破200。

糖尿病男脫離藥物忽略追蹤致復發 奇美醫:糖尿病友仍需定時回診檢查
「我以為都沒吃藥也很穩定,糖尿病應已治癒了,怎麼會又復發!」江先生苦惱地回答。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這種情形叫做糖尿病緩解(remission),臨床上有一些病友,尤其是剛診斷就很積極控制的糖尿病病友,治療到後來,順利脫離藥物,在單純飲食、生活型態控制下,至少3個月無糖尿病藥物情形下,還可以有著穩定血糖達標狀況(通常為糖化血色素小於6.5%)。

葉乃誠醫師指出,但有些人這種情形久了,開始輕忽,追蹤變得不規則;就像江先生一樣,血糖又突然高了起來,常常整個治療又像是要重新來過一樣:在穩定追蹤的狀況下,若有退步趨勢,有經驗的醫療團隊會馬上察覺,立即衛教病人的生活型態並予修正,如此一來,病人才能真正維持「不用糖尿病藥物」來控制糖尿病。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說明:第2型糖尿病的成因、血糖的升高,原因常常是多重的因素,例如:胰島素的阻抗性、胰島細胞功能變弱、腸泌素質與量的下降等慢性因素,也有像是發炎、感染、類固醇等急性因素。但透過介入,不管是生活型態、飲食、減重或是藥物甚至代謝手術,這些因子或多或少都會改善。這些不利因子改善到一定的程度,就有機會讓血糖恆定恢復到不需要藥物可以達到初級治療目標,此現象尤其在肥胖的初期糖尿病族群若能體重控管健康減重10至15%的情形下更為明顯;不過,理論上那些危害血糖的因子雖然改善,卻不太可能恢復到完全正常;是故,醫學上糖尿病我們談緩解(remission),而不談治癒(cure);而這些不利的因子隨著時間、生活習慣、飲食又不注意的情形下,有機會再惡化,結果就是血糖再次升高,糖尿病狀況再次需要藥物治療。
葉乃誠醫師表示,所以即使糖尿病的病況已達醫學上定義緩解(remission)狀況,仍舊要繼續追蹤,根據美國及歐洲糖尿病學會的最新共識,至少3個月、最長也不能超過1年不去測定糖化血色素;其替代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連續血糖監測儀算出的估算糖化血色素值(eA1c)或血糖管理指標(Glucose management indicator; GMI);不過一般共識還是以糖化血色素較為推薦,追蹤時,一旦有惡化趨勢,提早生活型態衛教、介入,成效會較為顯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長期處在糖尿病緩解(remission)狀態,病友們的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雖然機會不高但還是有可能發生,所以此類病友及其追蹤的醫療團隊還是要注意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一樣要定期檢測;同時去控管相關危險因子,尤其是血壓及體重。

剛診斷時,很多糖尿病病人會著急地問葉醫師,是否一定要吃藥一輩子;臨床上發現,早期越積極治療,達到糖尿病緩解(remission)的機會越高;但是即使已經處於糖尿病緩解(remission)狀態,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仍提醒,應該定時追蹤血糖狀態、糖化血色素數值,同時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一樣不可忽略!



中華鱻傳媒 糖尿病男脫離藥物忽略追蹤致復發 奇美醫:糖尿病友仍需定時回診檢查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