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許綾芳/高雄報導】「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暨「洄家石聚─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典藏作品展」,10月7日於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睽違10年之久的花蓮美石巡迴展,以及首次館際交流展出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典藏25件精品,透過在佛館展出,讓大眾一覽珍貴美石寶玉。
久遠石成×洄家石聚 花蓮美石及石雕博物館典藏佛館開幕
花蓮是石頭故鄉,以其獨特自然條件造就了美石瑰寶,包括知名圖案石、玉石、玫瑰石、大理石等;「久遠石成」以「佛」與「石」為主題,以有形玉石佛雕闡述超越時間永恆真理,用天然形成石紋畫面顯現森羅萬象生命價值;在「洄家石聚」中,可以看到石雕藝術家以其創造力,將抽象的風、水等元素,以石頭為媒材,化作具體呈現。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石頭具有奇特和靈性生命,在佛教故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中,道生大師在蘇州虎丘山,對面前的許多石頭說一闡提也可以成佛,當下看到那些石頭都在向他點頭;而石頭也能給予藝術的人生,創作者運用石頭諸多奇特之處,展現其藝術天分;這次將最美的石頭、石雕帶到佛館在大家面前展現,讓大眾歡喜,經典有說,使眾生歡喜就是讓諸佛歡喜。
花蓮縣長徐榛蔚說,石頭是花蓮「硬實力」,花蓮鄉親長年對賞石文化投入、研究與堅持則是「軟實力」;藝術家在堅硬石頭上雕刻出入心、映心作品,則是不平凡「軟實力」;石頭深具靈性,生命不過百年,但石頭已經存在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年;花蓮有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碰撞,還有與洋流互相呼應磁場氛圍,讓生長在花蓮土地上的人有著硬頸精神,卻又有著純樸溫暖。
花蓮縣長徐榛蔚隨後也在其臉書以「穿越時空的永恆之美」為標題表示,「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暨「洄家石聚-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典藏作品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Fo Guang Shan Buddha Museum展出至110/12/12日;「與石共舞」石藝展、「諸法石相」主題展及「時間場景」隕石展三個展區,展出作品共171件;邀請愛石的朋友,一起來細細鑑賞!
花蓮縣長徐榛蔚進一步指出,今天與立委傅崐萁、文化局吳勁毅局長特地來到高雄,為南部的朋友推薦這次花蓮美石展覽;睽違10年,再度將花蓮美石瑰寶帶至台灣南部巡迴展出,此次更是前所未有的以「佛」與「石」為主題展出,今天好多各地的石藝家、愛石的朋友都前來支持、欣賞;「久遠石成」源自《法華經》中久遠實成諧音,佛與石的連結在藝術中呈現;石頭的故鄉-花蓮,長年因大陸歐亞板塊與菲律濱海板塊不斷擠壓,山、海和溪水自然製造出雋永的美玉寶石;數十萬年、百千萬年,每顆石頭都是經過久遠時間磨練,形成每一顆有著獨有的靈性。
「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是繼2010年「花蓮石藝嘉年華-美石巡迴展」之後,睽違10年,再度將花蓮美石瑰寶帶至臺灣北部及南部巡迴展出,此次更與佛陀紀念館合作,以「佛」與「石」為主題;取名「久遠石成」源自《法華經》中「久遠實成」諧音,連結「佛」與「石」,因其都是經過難以計量的時間的存在;以有形的玉石佛雕闡述超越時間的永恆真理,用天然形成的石紋畫面顯現森羅萬象的生命價值;展出內容包含「與石共舞」石藝展、「諸法石相」主題展、「時間場景」隕石展三個展區。
「洄家石聚─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典藏作品展」,將全台唯一石雕主題的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豐富館藏,透過館際交流影響力,推廣至國際舞台;大環境「山海」所形成的對峙「張力」,透過藝術家內在哲思的「空靈」呈現,訴說著世世代代人與物種、人與自然環境,生生不息的一種循環「洄瀾」;展覽分為「山海」、「空靈」、「洄瀾」、「張力」、「互動」等系列共25件作品;形塑細膩、完美、堅持手作的石雕家職人精神;將藝術家熱情、浪漫、充滿想像的力道;揮灑成具象、抽象語彙進而與修行眾生產生對話交流。
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
「久遠石成-花蓮美石巡迴展」是繼2010年「花蓮石藝嘉年華-美石巡迴展」之後,睽違10年,再度將花蓮美石瑰寶帶至台灣北部及南部巡迴展出,此次更與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合作,以「佛」與「石」為主題,進行前所未有策展。
取名「久遠石成」源自《法華經》中「久遠實成」諧音,連結「佛」與「石」,因其都是經過難以計量的時間的存在;花蓮位於大陸歐亞板塊與菲律濱海板塊交接之處,兩大板塊不斷擠壓,雖然造成花蓮頻繁的地震,同時也形成雋永的美玉寶石;任何一塊玉石,不論是來自山中、溪邊或海裡,皆源自於46億年前地球的誕生,壽命超過數十萬年、百千萬年,甚至遭受來自光年之外浩瀚大宇宙的隕石撞擊,每顆石頭都是經過難以想像的久遠時間修練形成。
此次展覽穿梭過去到未來,以有形的玉石佛雕闡述超越時間的永恆真理,用天然形成的石紋畫面顯現森羅萬象的生命價值;花蓮美石巡迴展內容包含「與石共舞」石藝展「諸法石相」主題展及「時間場景」隕石展三個展區,展出作品及數量如下:
(1)「與石共舞」石藝展區:玫瑰原石20件、台灣玉10件、奇雅石15件、圖案石10件、裱框石畫10件、光畫10件、東海岸玉石30件(原石、平面加工、雕刻各10件)、雕刻精品15件,合計120件作品。
(2)「諸法石相」主題展區:展出以佛為主題之作品,或抽象、或具象、或雕刻,甚至天然畫面石顯現佛的樣相等20件。
(3)「時間場景」隕石展區:共展出各類隕石及裝置藝術31件。
洄家石聚-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典藏作品展
19世紀初來花蓮拓墾的漢人,在花蓮溪口定居形成聚落,見奔流的花蓮溪注入太平洋時,兩相激盪,形成迴縈巨浪,遂以「洄瀾」相稱, 後以諧音命名為「花蓮」;素有「石頭故鄉」美譽的花蓮,因位居臺灣東部,擁有綺麗壯闊的山海景觀、和煦的天氣型態、豐富的農漁產以及天然礦脈,尤以盛產世界級品質之大理石、玉石著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出獨特的區域人文風情與石雕藝術文化。
本次展覽將全臺唯一石雕主題的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豐富館藏,透過館際交流影響力,推廣至國際舞台;大環境「山海」所形成的對峙「張力」,透過藝術家內在哲思的「空靈」呈現,訴說著世世代代人與物種、人與自然環境,生生不息的一種循環「洄瀾」;石雕家艾朗.傑布的作品《熱情》藏著無數種子的石榴,自古以來為生命、豐饒的象徵,也是充滿愛的意象;猶如石雕家對作品傾注的熱情,對媒材的精準掌握,細膩的雕刻,代表著石雕家的創作精神,也象徵著本次展覽的職人內涵。
本次展覽中,將分為(1)「山海」、(2)「空靈」、(3)「洄瀾」、(4)「張力」、(5)「互動」等系列共25件作品;形塑細膩、完美、堅持手作的石雕家職人精神;帶領群眾進入造型、色彩、材質等美學殿堂;將藝術家熱情、浪漫、充滿想像的力道;揮灑成具象、抽象語彙進而與修行眾生產生對話交流。
石雕家們不只讓您認識「石頭的故鄉」,更要讓您感受「石雕藝術的溫度」,藉助「互動」讓溫暖指數破表,讓您進入展場靈動四起,一顰一笑間花開頓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