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綾芳/臺南報導】由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辦「管你行不行」暑期高中營隊於暑假期間,帶領學員們走進擁有300多年歷史臺灣府城隍廟,在廟方人員帶領下,深入瞭解廟宇文化背景、管理系統與社會功能,透過這場參訪,學生們見證宗教機構如何結合文化傳承與現代治理,實現傳統與創新融合。
參訪首先由廟方介紹城隍信仰起源與臺南廟宇文化特殊性,作為臺灣第一個行政中心「臺灣府城」對應信仰核心,臺灣府城隍廟在歷史上扮演了象徵「陰陽共治」角色—隔壁府署治理陽世政務,城隍爺則掌管幽冥與世間善惡,學生們透過導覽,瞭解城隍爺「威靈公」職責與冊封制度,也觀賞廟內重要文物,理解城隍文化如何透過象徵符號強化倫理與秩序觀念。
除了文化層面,此次參訪亦著重於行政管理與數位治理實務學習,廟方說明中元普渡等重要祭典標準作業流程(SOP),從供品採購、人員分工、儀式安排到後續收尾,皆有清楚圖示與流程指引,展現高度的制度化與效率,同時也觀摩了文物編號系統、神像管理方式與數位修繕登錄系統,親身體會行政管理知識在宗教場域應用。
本次參訪亦介紹「府城隍巡城祭」極具文化與組織意義年度盛事,此次睽違19年遶境,邀請全臺城隍廟共同參與,依循古城四門巡城,兼具地理、歷史與教育意義,藉此學生們了解該活動如何結合環保理念—如以旋轉炮取代傳統鞭炮、安排清潔隊跟隨隊伍,降低對城市環境衝擊。
此外,廟方透過與店家溝通設置香案,並配置志工提供說明,成功提升民眾參與度與活動認同,也學習到廟方在舉辦大型活動過程中,如何進行多層次協調,包括與其他城隍廟的溝通、拜訪與邀請流程,及與政府機關如民政局、文化局、環保局、警察局等協調機制,活動前期與各局處召開協調會,後期更跨區會議形成共識,並納入臺南300文化系列,彰顯宗教活動作為城市文化資產重要角色。
在廟宇行銷與公關面向,學生觀察到城隍廟也積極經營社群媒體、舉辦考試祈福與遊戲體驗《陰陽審判局》等活動,希望藉由年輕族群熟悉的方式拉近信仰與民眾的距離,達到文化傳承與現代行銷雙重目標。
透過此次參訪,學生不僅認識到廟宇在歷史文化上地位,也理解了其在公共管理、品牌行銷、ESG實踐與社會責任中積極角色。南大行政管理學系表示,希望透過走入場域學習,幫助學生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對真實社會理解與應用,進一步培養跨領域整合與創新治理能力。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