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串聯歷史文化及傳統技藝活動,積極推廣金門獨具特色傳統藝術文化,金門傀儡戲劇團將於114年8月9日至12日舉辦「嘉禮風華-金門社區推廣暨演出」活動,結合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金寧鄉公所等單位支持,預計於金湖鎮后園社區、金沙鎮榮光新村社區、金寧鄉湖下社區、安岐社區舉行4場社區巡演,期望透過豐富表演內容與互動體驗,讓社區居民近距離感受傳統傀儡戲藝術魅力。
金門縣素以深厚閩南文化底蘊聞名,從語言、宗教信仰到民間習俗、宗廟祭祀,處處可見珍貴文化資產;傀儡戲源自泉州系統,原為宗教祭典中儀式表演,如今在金門已發展為具觀賞性與藝術性傳統表演形式;金門傀儡戲劇團近年積極投入文化節慶、校園推廣,並與政府文化單位攜手合作,持續推廣地方特色文化。
「嘉禮風華」活動預計邀集金門縣各鄉鎮社區居民參與,每場演出安排自晚間19時30分至20時30分登場,內容包括偶戲種類及木偶線路介紹、經典劇目表演及木偶體驗活動;劇目包含膾炙人口《鍾馗醉酒》、《小沙彌下山》、《財神報喜跳加官》、《童子戲球》,結合現代元素重新詮釋,展現傀儡戲高超藝術性與精湛技巧;此外,體驗活動將邀請民眾親手操作木偶,感受傳統藝術奧妙與樂趣。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表示:「傀儡戲是金門寶貴文化資產,我們希望透過走入社區方式,讓更多鄉親認識傀儡戲,並激發大家對傳統表演藝術興趣與熱愛」;本次活動特別安排專業主持人及音樂控制人員,全程導覽與引導,讓民眾在欣賞表演之餘,能深入了解傀儡戲背後文化意涵。
金門文化局表示,期盼藉由「嘉禮風華─金門社區推廣暨演出」,讓傳統表演藝術不僅僅是舞台上演出,而能融入生活、融入社區,成為在地文化重要一部分;活動同時也落實文化藝術創新發展與永續傳承,讓金門傀儡戲這項歷史悠遠戲劇形式持續發光發熱。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師承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林文榮,從傀儡戲表演操控方式,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力求讓傀儡戲表演動作更完美精緻;2018年先後榮獲「金門縣傳統傀儡戲」文化資產保存單位與金門文化獎,及金門傑出演藝團隊等殊榮,2023年更再次獲得金門傑出演藝團隊的榮譽;劇團近年持續在金門、臺北、澎湖等地進行校園巡演,期望從基礎教育中進行傳統藝文推廣與落實藝術薪傳,讓更多觀眾能瞭解這項歷史悠遠戲劇與金門本土文化藝術之美,為傳統傀儡戲文化永續發展奠定根基,進一步建構金門成為「閩南文化重鎮」主要目標。
現任團長蔡遠進,金門傀儡戲劇團主演,畢業於陸軍兵工學校及漢陽高工26期,陸軍兵工二等士官長(退役);現職: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金門縣金寧中小學常務理事、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台灣青年木偶聯合發展交流協會理事;該劇團其他成員包括副團長蔡光銘、副團長蔡光正、音效師辜文俊、特約講師張瑞芬、專職樂師莊維欽、劇團行政陳束女等。
蔡遠進表示,為提升個人在傀儡藝術與技巧上精進,及推廣與傳承傀儡戲文化目的,特別在民國97年前往傀儡戲故鄉─泉州,向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大師林文榮先生拜師學藝;從傀儡戲表演操控方式,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及演出劇本內容編排,力求讓傀儡戲表演動作更完美精緻。
目前該劇團工作,除了在金門地區基本廟會科儀與相關公益活動參與外,亦致力從基礎教育進行傳統藝文推廣,建構藝文多元學習管道;特別的是,以金門特有風獅爺文化為背景,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科儀形式,創新傀儡戲劇目《風獅爺傳奇》,在金門與臺灣各地校園巡迴演出活動;近年來更積極在大陸北京、天津與福建泉州等地進行校園巡演與文化交流活動。
該劇團2018年先後榮獲「金門縣傳統傀儡戲」文化資產保存單位、金門文化獎與金門第1屆傑出演藝團隊殊榮;為了讓更多觀眾能瞭解這項歷史悠遠戲劇與金門本土文化藝術之美,以期將傀儡戲文化藝術發揚光大,為傳統文化永續發展奠定根基,期盼使金門成為「閩南文化重鎮」主要目標,為浯島貢獻心力;特別的是,金門傀儡戲劇團遠播海外,蔡遠進2013年9月首度汶萊及大馬林夢演出,受到相當大歡迎;他以純熟技藝表演《鍾馗醉酒》、《小沙彌下山》、《天官賜福》3齣膾炙人口經典劇目,博得了滿堂喝采;表演結束後並以攤位方式,讓現場未曾接觸過傀儡戲各族民眾,實際操作、體驗傀儡戲偶靈動傳神肢體動作,2天下來吸引近500位群眾參與互動,成功行銷了華人傳統藝術,同時打響了金門海外知名度。
根據維基百科「金門傀儡戲劇團」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1)金門傀儡戲劇團成立在1988年金門縣金城鎮,2018年登錄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是臺灣唯二僅存傀儡戲劇表演團體,另一是高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
(2)金門傀儡戲劇團前身為首任團長蔡甲庚(1933年12月23日—2023年3月2日)在1988年成立「金西堡傀儡戲劇團」,蔡甲庚四子蔡遠進結束軍職生涯後,回鄉接棒父親蔡甲庚的傀儡表演技藝及團務,並將金西堡傀儡戲劇團更名為金門傀儡戲劇團。
(3)第2任團長蔡遠進在尚未接手團務之前,有感於父親年邁,於是利用軍職放假時間聽錄音帶學習,或是協助整理線材及木偶,接任團長後為了追本朔源,就到泉州拜師學藝;在這個階段,蔡遠進做的不僅是在表演方面技藝提升,與一般僅注重酬神儀式的戲班做出區隔之外,在教育方面,以「指掌春秋」為名進行校園巡迴演出,也多次到臺灣本島、大陸表演。
(4)蔡遠進的2個兒子蔡光銘、蔡光正,也跟著父親學習傀儡戲,在傀儡科儀和傀儡戲教學都有其貢獻。
(5)獲獎:2018年1月4日由金門縣政府文化局評定,登入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評定基準包含藝術性、地方性2項,並依據其發展久遠歷史脈絡、富有流派特色、木偶雕工精細等理由登錄,最後依據創團團長蔡甲庚的技藝具有代表性,現任團長、團員皆有傳習能力及意願,及是金門唯一傀儡戲劇團,作為最終認定理由。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活動相關活動訊息,將由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金寧鄉公所、金門傀儡戲劇團及各社區單位同步公告,誠摯邀請社區居民踴躍參加,共同感受金門傳統藝術魅力。,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