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有愛最美、行善最樂!快樂志工行善隊7月份列車於7月17日(四)送愛心民生物資物資30箱(桌),到臺中市和平區部落廚房「財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受到該深耕德瑪玟協會社工穆佩玉等熱情歡迎;大家秉持著慈愛歡喜精神,發揮愛心,面帶微笑,行善助人!藉由此次捐贈活動,更讓受贈單位感受到「人間有愛、處處有溫情」社會,使本次活動更顯得有意義;活動後大合照,為當日活動畫上溫馨句點。
快樂志工行善隊7/17送愛原住民深耕德瑪汶
人間有愛,眾志成城,共抗時艱;7月17日(四)快樂志工隊中午從水湳辦公室出發,驅車南下,經由石岡前往該廚房部落;近1小時多左右到達目的地,將捐贈部落廚房「財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里東崎路1段育英巷46-5號)愛心民生物質搬運下來;儘管深處原住民偏鄉部落,大夥自行開車前往,卻甘之如飴!期盼藉由此次捐贈活動,更讓受贈單位感受到「人間有愛、處處有溫情」社會,使本次活動更顯得有意義。
快樂志工行善隊表示,此次捐贈地點來回路程,含捐贈與搬運物質差不多3小時多,是日參與志工於7月17日(四)上午9時50分前集合,到辦公室搬物質上車,10時30分出發,捐贈愛心物資包括米10包300公斤、30箱物質(包括食用油、醬油、飲料、綠豆、糖、鹽、麵條、餅乾、拉麵、玉米罐頭、醬瓜、花生麵筋等);感謝自西屯玉興宮、廣安堂提供捐贈普桌,志工隊再轉贈給有需要邊緣戶。
快樂志工行善隊表示,感謝出席協助當日行善志工,包括賴裕傑(支援載物資)、林潮飛(支援載物質)、梁雅琪(支援載志工)、李淑睿、楊克脩、廖月英、楊竹平、鄭允全、于郁金、陳裕芳、陳文展、紀秀愛等。
李淑睿表示,另,感謝志工劉乃先邀請水湳派出所涂嘉佑所長與吳松宇來水湳辦公室,協助搬運物資上車,感恩。
李淑睿說明,凡事真的老天早有安排,7月接到達關長期煮給偏鄉獨居老人用餐的深耕德瑪玟協會素鳳老師電話,請協助食用米與民生物質,目前協會庫存民生物資只剩一點點,以及其他物質需求,剛好快樂志工隊庫存有來自西屯玉興宮、廣安堂提供,正是好消息,正巧宮廟有100多桌請我們行善隊轉捐贈給有需求單位。
李淑睿指出,是日一路往摩天嶺底下的達觀部落深耕德瑪玟廚房,由快樂志工行善隊志工鄭允全、達觀社工社工穆佩玉代表捐贈儀式;感謝老天很幫忙,到的時候,天氣很好,不熱很清爽,擺好物質,捐贈完成,搬到屋內,恰巧任務完成時開始飄小雨;用餐已經下午14時,開始大雨,接著變狂風,要開閃光才能安心,因後面車才能看到我們的車;一路狂風暴雨,可怕,回到臺中,一滴雨都沒,大家辛苦了,感恩。
快樂志工行善隊表示,感謝這次提供物資西屯玉興宮、廣安堂,倡辦社會慈善公益,推展服務社會工作,信眾提供物資透過該兩處捐贈,提供快樂志工行善隊,再由行善隊轉贈給需要照顧弱勢或邊緣戶民眾,西屯玉興宮、廣安堂藉由捐贈愛心民生物資提供快樂志工行善隊,希望能普濟眾生,弘揚「心懷慈悲仁慧,廣施普濟眾生」精神。
第1次參與快樂志工水湳派出所涂嘉佑所長與吳松宇一致表示,來自廣大信眾愛心資源更是涓滴可貴,因緣俱足有機會與大家搭起善橋樑,必定會妥善運用分配,造福偏鄉邊緣戶或弱勢家庭,由衷感謝。
是日參與志工都秉持著慈愛歡喜精神,發揮愛心,面帶微笑,行善助人!藉由此次捐贈活動,更讓受贈單位感受到「人間有愛、處處有溫情」社會,使本次活動更顯得有意義;活動尾聲相見歡大合照,為當日畫上溫馨圓滿句點。
據悉,「財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工作團隊,成立於921地震隔年1999年,協會前身為中華至善大安溪部落工作站,採取社區發展模式從事災後重建,一開始為外來工作者進駐,至今大多為當地泰雅族人所組成的工作團隊,於2006年結合大安溪畔13個泰雅族部落,成立為在地團隊「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而將部落共同廚房、部落體驗農場營收,回饋部落共同照顧體系,提供學童照顧、青少年陪伴、老人、弱勢照顧及原住民就業。
「德瑪汶」是泰雅語「深耕」意思,位在臺中和苗栗分界大安溪畔,散落著13個泰雅族部落,他們在此成立部落廚房「深耕德瑪汶協會」,用部落自己力量開發泰雅特色產業,包括工藝品、特色餐點、深度旅遊,以所得回饋給部落,照顧當地弱勢族群,如老人、學童、婦女,一邊培養部落青年、進行學童課輔,以及認識自己泰雅文化!
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表示,感謝歷年各校對德瑪汶肯定與愛護,即日起深耕開放受理各大院校社會工作學系所學生暑期實習申請,詳情請見官網「https://www.daanriver.org.tw/?p=3233」。
和平區部落共同廚房-財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
1、工作團隊,成立於921地震隔年,協會前身為中華至善大安溪部落工作站,採取社區發展模式從事災後重建,一開始為外來工作者進駐,至今大多為當地泰雅族人所組成工作團隊,於2006年結合大安溪畔13個泰雅族部落,成立為在地團隊「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而將部落共同廚房、部落體驗農場營收,回饋部落共同照顧體系,提供學童照顧、青少年陪伴、老人、弱勢照顧及原住民就業。
2、「德瑪汶」是泰雅語「深耕」意思,位在臺中和苗栗分界的大安溪畔,散落著13個泰雅族部落,他們在此成立了部落廚房「深耕德瑪汶協會」,用部落自己的力量開發泰雅特色產業,包括工藝品、特色餐點、深度旅遊,以所得回饋給部落,照顧當地的弱勢族群:老人、學童、婦女,一邊培養部落青年、進行學童課輔,以及認識自己泰雅文化。
3、協會成立主旨,包括:舉辦青少年文化營隊,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文化及產業行銷的平台;加強部落兒童教育、社區照顧;加強教育文化,培養環保觀念,落實保護自然生態,教育、培養學生熟知鄉土、熱愛鄉土情懷;督促發展產業升級,以休閒遊憩為宗旨,相關工作重點:
(1)老人照顧:老人送餐、居家服務。
(2)青少年服務:國小陪讀、國中課輔、青少年獎助學金、交流活動。
(3)就業媒合:原住民就業資訊提供、就業輔導。
(4)產業發展:發展原住民風味的產品與服務,如泰雅風味餐、烘焙、小米醃豬肉、部落體驗之旅等。
財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玟協會/部落共同廚房
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里東崎路一段育英巷46-5號
臉書粉絲頁/部落的愛.深耕的力量
工作站訂購電話:04-25911550
部落廚房電話:04-25911056
分類:社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