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

成大肺癌團隊最新研究解開全球IL6路徑之謎 成果刊登頂尖期刊受矚目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內癌症研究有重大突破!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科名譽教授蘇五洲癌症研究團隊經多年努力發現,肺癌患者癌細胞轉移與產生抗藥性,主要與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上醣化缺失有關,造成SRC─YAP訊息路徑活化,這是全球首度發現,重要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成大表示,論文連結:

蘇五洲教授指出,全球多年來研究確定人體內IL6在癌症變異中重要地位,也發現IL6會活化多重下游細胞內訊息路徑,造成癌症不同發展結果,但是IL6到底如何決定要走哪一種路徑,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蘇五洲教授團隊最近發表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是全球首次解開 IL6分子如何調控下游訊息傳遞路徑選擇謎題,找到肺癌標靶藥物EGFR-TKI在病人身上產生抗藥性原因,也是首次發現不同特定醣型IL6,可做為癌症轉移及抗藥性評估生物指標,未來可更有效了解癌症在人體內變異情況。

成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科名譽教授蘇五洲,長期致力於 IL6-JAK-STAT3 在癌症中訊息調控研究,是全球最早研究相關領域學者之一;團隊中洪君樺博士歷經10年,終於有上述研究成果,相當不容易。

洪君樺表示,特別是近3年來,國際癌症團隊都關注到 SRC─YAP活化,與癌細胞轉移與抗藥性之間關連,但卻不知道上游機制,成大最新發表,填補了這塊空缺。

洪君樺指出,IL6是一種可調控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免疫及腫瘤微環境等多功能細胞激素,過去許多研究發現 IL6會活化多重下游細胞內訊息路徑,團隊研究發現,其關鍵因素就在於IL6不同醣化型,例如帶有N醣化修飾IL6主要活化JAK-STAT3訊息路徑,促進癌細胞生長;N醣化有缺失的IL6則會活化SRC-YAP訊息路徑,促進癌細胞轉移。

目前肺癌患者只要經檢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有突變,使用標靶藥物EGFR-TKI治療效果都不錯,但使用一陣子後,卻會出現抗藥性,效果變差。洪君樺表示,研究中蒐集許多患者檢體,發現癌細胞在經這項藥物治療後,會分泌高濃度N醣化有缺失的IL6,可看出與癌症轉移及抗藥性強烈關連。

未來透過不同醣化型研究,也許能找出抑制癌症生長及轉移、產生抗藥性等多種結果方法,為癌症治療開闢另一條嶄新道路。

成大表示,本研究與多位臨床醫師合作,包括成大醫學系腫瘤醫學科吳尚殷醫師、內科部胸腔醫學科林建中醫師,奇美醫院病理部朱彰堯醫師,並與中央研究院生化所林俊宏研究員、姚正誼博士,合作分析 IL6 分子上的醣化修飾;同時,成大校長沈孟儒指導的國家級生醫光學影像核心平台,設備與資源完整,也協助這項研究中許多困難的影像分析。

洪君樺表示,過程中最艱難的就是IL6蒐集,肺癌患者雖然一半以上都有IL6指數增高情況,但在人體中含量卻是微乎其微,以「皮克(公克的1兆分之 1)」來計算,要能蒐集到儀器可偵測數量,是一條漫漫長路,要能在研究上有突破更是困難重重。

洪君樺為了這項研究努力多年,在論文修改過程中,更是鎮日埋首在實驗室裡,連懷孕生產前一天都是在實驗室裡度過,「感謝家人與研究夥伴們支持鼓勵,讓這個研究得以研究順利刊登;謝謝先生跟寶寶帶來好運與陪伴;文章刊登日剛好是我們結婚紀念日,真是太浪漫了」!洪君樺開心表示。(國立成功大學提供照片)





中華鱻傳媒 成大肺癌團隊最新研究解開全球IL6路徑之謎 成果刊登頂尖期刊受矚目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