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

運動為心靈注新活力 奇美醫:從實證出發 助慢性精神病友重拾生活熱情/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精神科就醫人數年年攀升,精神科就醫總人數已經自2017年261萬人,逐年攀升至2019年280萬人;同一份報告也顯示,2019年共有6,223名領有精神科重大傷病卡民眾死亡,他們死亡中位數是72歲,較全國人民死亡中位數77歲明顯較短,這進一步顯示出精神疾病對病人生理健康影響。

運動為心靈注新活力 奇美醫:從實證出發 助慢性精神病友重拾生活熱情
思覺失調症病人長期慢性病纏身,加入運動計畫後成功減藥
案例:40多歲阿惠(化名)為思覺失調症病人,長期於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日間病房復健及藥物治療,幻聽與妄想已大幅改善,但負性症狀卻成為阿惠恢復正常生活一大阻礙;家人描述阿惠病情穩定,但缺乏活力,回家後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愛運動也不參加任何活動;由於長期晚睡晚起和缺乏活動,阿惠體重逐漸增加,甚至需要服用糖尿病及血壓藥物,來管理越來越多的代謝問題。
家人曾多次嘗試改變阿惠生活習慣,甚至陪她一起運動散步,但效果不佳,家人焦急之餘也認為阿惠是因為懶散而不肯改變;阿惠其實也很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身體症狀,但困惑「為什麼以前這些很簡單的事,現在卻變得困難無比」?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然而,自從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日間病房引入運動計畫後,阿惠發現與病友們陪伴自己運動,彼此互相鼓勵下,阿惠在運動中找到動力,慢慢的也提升社交技巧和應對能力,醫療團隊並依阿惠情況制定了個人化運動處方,1個月後,阿惠血糖控制變好了,在醫師建議下,減少了血糖藥物劑量,阿惠逐步恢復健康,也找回生活掌控感!

慢性精神疾病者因負性症狀 導致生活停滯不前又陷入代謝危機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琬霖說明,像阿惠這樣案例,在精神科場域非常常見;常見慢性精神病包含思覺失調症、情緒障礙症(如憂鬱或躁鬱)等,會使這些族群的大腦產生一系列變化,即使病情有所改善,仍然會面臨殘餘的認知症狀而影響生活,也導致功能退化比一般人快許多。

以思覺失調症為例,根據美國2006年腦影像學的研究顯示,病人在發病10年後,腦體積會比一般人少,這代表著腦部某些功能區塊逐漸喪失原有功能(見圖1);因此在症狀殘餘期,仍會受到負性症狀影響,導致思考內容變得比較貧乏、興趣與動機都減少,常被照顧者們誤解為懶散;除思覺失調症外,嚴重憂鬱或躁鬱症也可能有類似情形;此外,許多憂鬱症個案在情緒改善後,仍會覺得精神不佳、精神疲乏;這是因為長期的情緒低落和壓力可能已經對部分大腦區域造成了結構性損傷或神經可塑性降低,導致即使情緒回穩,認知功能卻恢復得較慢。
圖1、圖片中的腦室變大了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琬霖指出,這些大腦的改變,不僅影響到病人思維,也直接反映在慢性精神病人生活方式上;因此我們的個案阿惠,才會明知道要多運動,但卻因缺乏動機而難以付諸實行;多數慢性精神病病人會因為這些殘餘認知症狀而過著單調、缺乏活動的生活;他們往往選擇久坐不動,娛樂活動也相對減少,這樣生活型態不僅讓他們精神狀態持續低落,還增加罹患代謝性疾病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奇美醫樹林院區日間病房引入運動治療,助病友重拾健康與活力
為了解決慢性精神病病人的這些挑戰,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撰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建議精神病病人多運動,在2019年出版教科書[生活精神醫學(暫譯) Life Psychiatry]中,也以大量篇幅描述運動對精神疾患助益。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琬霖表示,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日間病房跟上時代腳步,自今(2024)年5月開始嘗試引入有實證基礎的運動治療方案,包括超慢跑和間歇運動,這兩者在研究中均被證明能夠改善精神疾病病人身體健康,也對精神症狀、睡眠的改善有莫大助益;同時,日間病房運動活動也結合了同儕支持力量,讓病友間相互教學與鼓勵,不僅提高了運動動機,還能改善社交技巧,對於減少孤獨感及提高自信心有很大幫助。

奇美醫院指出,隨著推行運動治療方案3個月後,許多病友在身體疾病方面都有了明顯變化;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日間病房共有50名病友,至少3位因此降低了血糖藥劑量,也有2位血壓控制有明顯的改善。病友們紛紛表示,「運動後,白天精神變好,情緒好像也好了起來,更可一覺到天亮」。

此外,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日間病房計畫未來將引入穿戴裝置,幫助病友更精確地監測運動量與運動強度;這些裝置能夠及時追蹤病人心率、步數等數據,幫助他們及時了解自己是否達到運動目標,並根據這些數據調整運動強度與頻率;透過這些穿戴裝置輔助,醫療團隊可根據每位病人運動表現,制定個人化運動處方;這不僅能提高運動療效,還有助於病人持續保持動力,將運動真正融入到他們日常生活中。

奇美醫院表示,透過實證醫學,我們已經看到運動在改善慢性精神病病人身心靈健康方面所發揮巨大潛力;我們希望讓更多像阿惠這樣個案,能夠逐漸從家門中走出來,重拾活力,迎向更美好生活;運動,不僅讓身體更健康,還能讓心靈重生。



中華鱻傳媒 運動為心靈注新活力 奇美醫:從實證出發 助慢性精神病友重拾生活熱情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