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8月16日星期二

翻轉產前衛教新手法 奇美醫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 全方位照護母嬰健康/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28歲蘇小姐,第一胎懷孕22週,至奇美醫學中心婦產科門診產檢,產前衛教師給蘇小姐一張產前衛教地圖,詳細解說後請蘇小姐可以自行閱讀及線上測試看看;蘇小姐覺得這張地圖色彩鮮豔,感覺像尋寶圖一樣,跟著衛教地圖走,可以學習依各孕期的衛教新知;衛教地圖的動畫內容簡單,容易理解,並且可以一直重複觀看衛教資訊,了解相關檢查醫療決策,就算家人沒有時間陪同產檢,蘇小姐也可以回家後與家人再看一次內容,若有疑問,下次回診時與醫師或產前衛教師討論,再做決策。


翻轉產前衛教新手法 奇美醫: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 全方位照護母嬰健康
32歲阿婷(化名),這次為第二胎,二胎都在奇美醫學中心婦產科門診產檢;第一胎時,都是產前衛教師1對1衛教,並提供紙本衛教單張,雖然也有QR code可以自己掃進去看,但產檢時仍然對很多的衛教資訊及相關醫療決策不是很清楚,令阿婷感到十分困惑,如:「自費篩檢的唐氏症項目,內容簡單帶過,無法了解為什麼要做這項檢查」;而第二胎使用產前衛教地圖後,除了色彩鮮豔的插圖,內容都以影片和圖示說明,想看什麼就點進去,方便又可清楚了解衛教資訊及相關檢查醫療決策,讓阿婷不再有第一胎懷孕時的不知所措感,而且產檢時能與醫師清楚討論做出相關定策。

產前衛教平均花費約27分鐘,佔產檢時間近15%!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產房小組長李柏靜指出:每位新生兒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但因現今的環境中存有許多危機,所以定期產前檢查是保障母嬰健康茁壯重要門神。很多人以為懷孕第二胎,對孕期的大小事就較為嫻熟,但無論是第幾胎懷孕,偶爾仍會出現新的問題,所以完整產檢衛教,對孕期非常重要且有益。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第一孕期準媽媽們不清楚的前3名分別為:產前遺傳檢查(占4.2%)、流產徵兆及高危險妊娠(占2.55%)、營養素補充(占2.07%);而第三孕期的準媽媽們不清楚的前三名則為:早產徵兆(占2.02%)、多元友善生產(占1.93%)、危害物質(占1.92%)。

然而,孕婦在產前衛教時,需要知道的內容相當多,除了產前衛教5大項目外,還有8種衛教工具,不僅重複且複雜,編排位置也不一致,產前衛教師於衛教過程中需要重複向孕婦說明;根據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產房統計資料顯示,110年5月至10月,產前衛教師於孕婦衛教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平均約27分34秒。
以捷運站、人氣商品等概念,奇美醫學中心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
奇美醫學中心4A病房暨產房護理長陳佳婉表示:為降低繁複衛教過程及提升孕婦產前衛教資訊,護理部產房結合婦產部團隊,率先共同研發「產前衛教地圖」,以簡單、圖示及影像化模式,強化孕婦產前健康照護,攜手守護母嬰健康。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產房小組長李柏靜說明:「產前衛教地圖」透過三原色來代表懷孕的3個孕期,就像捷運站以顏色區分行駛路線,藍色代表第一孕期(17週前)、黃色為第二孕期(17至28週)、紅色為第三孕期(28至生產前),隨著接近生產走入的紅色路線,也有警訊的意味:另外,在特定項目旁出現圖示,也意味著這些項目是需要進行醫療決策(SDM),而發想概念是飲料店宣傳單,因宣傳單上都會註記人氣商品。

「產前衛教地圖」平均衛教時間下降,更能促進護病關係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產房小組長李柏靜表示:孕婦孕期約7至8週至產前衛教室時,衛教師會給予「產前衛教地圖」教導孕婦使用智慧型手機掃QR Code進入第一孕期(為藍色路線),讓孕婦提前進行知能測試,了解第一孕期的衛教以及相關檢查內容;下次孕期(約17週)產檢時與醫師討論檢查項目及疑問,並完成認知測試;運用翻轉教學技巧於臨床,經過簡化、整合產前衛教地圖衛教,相關知能測試結果大幅提升,衛教平均時間由之前的27分34秒下降至11分52秒,產前衛教師能有更多時間關注孕婦的個別性需求,不僅增加孕婦與產前衛教師、主治醫師互動時間,更能有效促進護病關係,追蹤孕婦產前衛教整體滿意度高達100%。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督導徐富美表示:因「產前衛教地圖」目前仍只有中文版本,若沒有智慧型手機或是不識中文者,則無法使用,但奇美醫學中心為讓「產前衛教地圖」成為強化孕婦孕期相關重要資訊好幫手,已準備開發有聲書並發展中文及英文版本,預計9月完成提供孕婦使用。(于郁金攝)





(以下由奇美醫院提供)


中華鱻傳媒 翻轉產前衛教新手法 奇美醫率先研發產前衛教地圖 全方位照護母嬰健康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