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

成大與連江縣簽署「馬祖微學院」合作備忘錄帶動戰地轉譯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基於過去2年「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統籌執行計畫」基礎,提出「馬祖微學院」概念,以「微學院」新型態組織突破大學既有體制框架,串連馬祖在地能量與高教跨域資源,形塑一個以島嶼場域為中心、使命導向、專案驅動、問題導向學習另類小型學院,8月26日雙方於成大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微學院」將納入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師資,有別於傳統校園、實體課程細分學科架構,以跨域專業整合特定場域連結,依據場域特性與地方需求,帶進產官學界研究專案共同合作解決真實問題。

計畫主持人、成大建築系教授鄭泰昇說,在傅朝卿教授協助下成大組成「10人小組」,懷著純粹使命感,執行具體計畫事項,並在過程中加入了許多優秀建築師,以馬祖場域為中心連結產官學研投入,最終誕生馬祖微學院雛型。鄭泰昇教授認為,這是從bottom-up也從top-down促成的計畫,包含3個意義:成大將是臺灣高教史上第一個喊出微學院、設立微學院學府;對馬祖而言,則是一個好時機展現馬祖在國際上特殊地位;同時,目前全世界有90萬個島嶼,如果此次經驗成功,將可以推廣到其他島嶼,分享臺灣成功經驗。

成大校長蘇慧貞提及,能在大學場域中與同事們不斷獲得心中典範引領,十分感動,而2020年參與馬祖共識營時,她也從中累積生命不同階段素養與學習,並在感動驅動下認定做一件全臺大學沒做過的事。「成大不是只有思辨跟閱讀,更要求自己要實踐;我們從不退縮或懷疑自己決定,因為我們心中已經認知那個使命,也看見價值,認定那份理想,要跟朋友一起到達。」蘇校長說,今天正式承諾微學院啟動,看到的是堅持會不斷累積,而過程中不誇張不渲染,一如不變「藏行顯光」精神,微學院將透過教育的本質有根深蒂固力量。

「看到馬祖微學院啟動,有夢想成真感覺。」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說,從2007年開始,到2021年推出馬祖紀念酒,一路以來讓他深深感受到成大對馬祖重視;劉增應縣長希望藉著合作把馬祖人文歷史、生態、文化,透過藝術設計力量,融入生活場域帶動產業創新,進一步吸引人才進入馬祖舞台大展身手,也讓馬祖成為一個多元奔放創作舞台。「雙方在長久累積下,建立更穩定、更永續合作,一定可以共創雙贏,不一定只對臺灣,甚至為全球提出貢獻。」

成大與連江縣政府簽署馬祖微學院合作備忘錄
馬祖作為臺灣與中國冷戰前線熱點島嶼,自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以後,從原先國家風景區,再到世界遺產潛力點,以及近年來再造歷史現場發展,始終面臨著戰地景觀文化轉譯問題;成大與馬祖合作始於2007年,由建築系傅朝卿教授為先鋒,投身馬祖戰地文化景觀研究,在詳實的田調基礎下,出版《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全球冷戰時期文化遺產瑰寶》(2011)一書,開啟學界對馬祖軍事遺產關注。

2020年,成大在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前提下,開啟「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統籌執行計畫」。分別從「論述」、「轉譯」、「設計」、「策展」、「創生」5大面向,參與馬祖島嶼身分改寫的歷史進程,落實在地方永續發展、帶動地方產業創生、戰地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並動員規劃設計學院與文學院的跨域合作,不遺餘力的提供適合人才與相對應的學術資源。

同年11月,蘇慧貞校長帶領近60位成大主管至馬祖舉辦創新共識營,表達校方對馬祖戰地身分轉譯重視與關注;2021年10月成大90週年紀念酒開箱記者會,更是與馬祖酒廠合作產物;成大與馬祖長期良好合作關係,促成馬祖微學院成立機緣,雙方在地緣政治角力達到新高峰時刻簽署合作備忘錄,別具意義。

「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特展於成大藝坊開幕
簽約儀式後,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與貴賓前往參觀位於成大光復校區成大藝坊「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特展;特展呈現2年多來成大統籌執行計畫選擇的16處軍事據點轉譯基地之再造計畫;參與馬祖軍事遺產活化建築師團隊,包括廖偉立、張清華、張瑪龍、陳玉霖、邱文傑、姜樂靜、黃明威、張正瑜、戴嘉惠、何黛雯、吳聲明、陳冠帆、賴人碩、吳建志、簡志穎等多位傑出建築師,展期即日起展至2022年9月17日。

此次特展源自於2022年2月12日馬祖國際藝術島雙年展,成大團隊在「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修復的南竿梅石營區軍官、士兵特約茶室中策劃了「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特展,為讓軍事據點改造創生議題持續發酵,策展團隊移師校園,無論是從學術研究面向,或是接軌學校的建築設計教育現場,成大師生與一般民眾皆可透過展覽中對建築轉譯思維、公共空間規劃、軍事景觀發展等深度思考,體會馬祖戰地文化遺產於當代價值。





馬祖微學院,
中華鱻傳媒 成大與連江縣簽署「馬祖微學院」合作備忘錄帶動戰地轉譯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