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54歲以上女性23.4%受尿失禁困擾,卻僅少數尋求醫療協助;尿失禁對許多女性而言,是尷尬又難以啟齒困擾,導致長期隱忍;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臺灣54歲以上女性中,有23.4%飽受尿失禁之苦,相當於每4位婦女中,就有1位深受其擾,而65歲以上女性比例更達三分之一。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指出,臺灣女性求診比率偏低,不到五分之一會主動尋求醫療協助,原因多半與社會觀念保守、羞於啟齒、錯誤認知有關。
尿失禁就醫率僅2成!奇美醫籲:別再默默忍受 多重治療有效止漏
實際上,漏尿不僅是生活小事,也可能造成重大的心理壓力與社交障礙,例如不敢外出、運動或參加聚會。李醫師強調,現代醫學對於尿失禁已有完整評估與分級方式,早期診斷能提升治療效果,也有助於選擇最適合治療方法。
8旬婦擺脫尿失禁困擾,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注射手術+藥物改善
案例:81歲陳女士多年來飽受尿失禁合併夜尿困擾,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急尿時就會出現尿失禁;這樣的狀況讓她難以安心與人互動,只能長期依賴護墊維持日常生活。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診療發現,陳女士有應力性與急迫性尿失禁,單次解尿量偏少且有漏尿情況;先以藥物與非侵入性的磁波椅治療,急迫性尿失禁症狀獲得改善,但應力性尿失禁的問題仍然存在。李醫師考量病人身體狀況、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建議進行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注射手術,在靜脈麻醉下,手術於10分鐘內順利完成;術後門診追蹤時,陳女士的排尿功能正常,已不再出現尿失禁情形,目前僅需藥物治療夜尿問題。
「應力性」、「急迫性」2大類型尿失禁,混合型更棘手!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說明,常見尿失禁類型主要有「應力性尿失禁(SUI)」及「急迫性尿失禁」,並影響病人生活品質,造成心理壓力和社交困難,亦可能同時發生,稱為「混合型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常發生於咳嗽、打噴嚏、運動或搬重物時,與骨盆底肌肉或陰道結締組織鬆弛有關;急迫性尿失禁則是突然感到難以控制尿意感,及一旦覺得想尿尿,就會出現尿失禁,內褲會有「濕意」,甚至出現頻尿,每天8次或以上及夜間需要醒來小便2次以上。
四級分類辨嚴重程度,改變姿勢或翻身也可能漏尿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進一步說明,應力性尿失禁常見於肥胖、產後、更年期及體重快速增加的女性,因骨盆底和尿道鬆弛所致,嚴重程度分為四級:輕度(第1級)在劇烈咳嗽、打噴嚏、搬重物、提重物、跳躍時會漏尿;中度(第2級)在稍微咳嗽、大笑、跑步或快步走、爬樓梯、拖地時會漏尿;重度(第3級)在走路、做家事(如洗碗、掃地)、改變姿勢(如由站到蹲或坐)時會漏尿;極重度(第4級)在床上翻身時會漏尿;這些症狀可能導致病人需頻繁更換護墊,連運動、社交都受限,對身心皆是一大負擔。
甩開漏尿尷尬!生活改變+肌力訓練,打造不漏尿健康骨盆底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指出,目前治療應力性尿失禁方法大致分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第一線治療仍以骨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為主,搭配生活型態調整,如減重(減掉5%體重可減少骨盆底肌肉壓力,改善漏尿情況),避免利尿食物如咖啡、茶和西瓜等,並從快走、簡單的重量訓練開始養成運動習慣,維持骨盆底肌肉力量;此外,藥物治療雖有短暫改善尿失禁效果,但可能有副作用風險(如疲倦和失眠),且若有青光眼或排尿困難病人並不適合使用,因此較少選擇。
非侵入療程「磁波椅」、「陰道雷射」可溫和輔助控制症狀
新一代非侵入性骨盆底肌改善療程磁波椅,透過高頻能量刺激深淺層肌肉,改善頻尿、漏尿、夜尿、尿失禁及產後漏尿;療程只需28分鐘,6次即可見效,安全性高且獲臺灣衛福部TFDA及美國FDA認證,具臨床實證,滿意度高達95%。
陰道雷射則透過雷射刺激膠原蛋白新生,改善陰道彈性與支撐力,從而減少漏尿;研究顯示每月1次,連續3至4次效果最佳,無需麻醉,幾乎無痛,不影響日常生活。
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與尿道吊帶術,重度症狀可採手術治療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對於症狀嚴重且其他治療無效的病人,手術治療如「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和「尿道吊帶術」,可增加尿道支撐,減少漏尿;手術成功率高,但需考慮風險和恢復期管理。
尿道水凝膠填充系統是可在門診手術中完成,病人接受舒眠麻醉即可,創傷小、恢復快,適合高齡或手術風險高的病人,術後第1年滿意度可達到8成至9成,但由於水凝膠的支撐效果會隨時間逐漸減弱,平均每6年可能需要進行第2次注射,其效果持久性不及懸吊手術;另一選擇是尿道懸吊手術,將細網片至於尿道下方以支撐尿道口,從而改善尿道中段的收縮功能,效果持久、通常可維持10年以上;但少數病人可能會出現性交疼痛,更年期後因陰道變薄可能導致網膜外露,則需再次進行修補手術。
尿失禁不要來!早期診斷效果佳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提醒,尿失禁雖常被視為年齡或產後「必然宿命」,但實際上透過適當診斷與分級評估,可針對不同病因採用個人化療程,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女性如出現漏尿情形,應勇於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避免讓症狀惡化而影響身心。(于郁金攝)
分類: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