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2月26日星期三

勿讓野花處處開 郭綜合醫談尖型濕疣處置與預防/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尖型濕疣(俗稱菜花)是一種性傳染病,初期無症狀,不痛不癢,疣狀病灶可出現在生殖器周圍的皮膚或黏膜,因不同形式性行為,病灶亦可能出現在口腔,可能伴隨搔癢、出血、排尿困難或異味。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金貞伶醫師表示,此病不分性別、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發病高峰族群多為性生活活躍者,但無性行為者亦可能因間接接觸患者分泌物而感染。

勿讓野花處處開 郭綜合醫談尖型濕疣處置與預防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金貞伶醫師舉案例說明,40歲黃女士,無性行為,於2020年12月因恥骨上腫瘤就診,診斷為尖型濕疣並接受切除及電燒手術,術後病理證實診斷;2021年完成三劑9價HPV疫苗接種,後續規則回診,至2024年11月無復發。80歲廖女士,因洗澡時發現外陰部腫瘤,外院切片確診為尖型濕疣,轉診至郭綜合醫院接受雷射切除手術;1週後原病灶旁發現兩個新病灶,於門診局部治療,持續追蹤中。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金貞伶醫師說明,治療目標為去除可見病灶,約30%病灶可於4個月內自行消退;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冷凍治療、藥物治療等,選擇依病灶大小、部位及患者需求決定;復發率約35%-75%,與患者免疫狀況、疫苗接種情況、性行為頻率及保險套使用有關。

金貞伶醫師指出,尖型濕疣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所致,HPV有200多種分型,分為高風險型與低風險型;高風險型與子宮頸癌、外生殖器癌有關,低風險型則會導致尖型濕疣,主要致病病毒株為HPV 6型與11型;潛伏期2-8個月,期間具傳染性,與受感染伴侶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感染率高達70%。

金貞伶醫師表示,尖型濕疣可有預防或減少感染的方式嗎?根據澳洲數據,HPV疫苗施打後女性尖型濕疣診斷率減少58%,男性減少45%;15-20歲年輕族群於2016至2018年間尖型濕疣診斷率低於1%;澳洲HPV疫苗覆蓋率達80%,剩餘病例可能與未接種疫苗或未涵蓋型別有關。

金貞伶醫師進一步表示,已感染HPV者接種疫苗無法清除現有病毒,但可降低未來感染其他HPV型別的風險;目前國內提供九價HPV疫苗,9-14歲接種2劑,15歲以上接種3劑,預防6、11、16、18等9種HPV型別。疫苗由病毒蛋白空殼製成,安全性高,接種禁忌包括疫苗過敏者、孕婦及特殊疾病患者;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聲明,無科學證據顯示HPV疫苗與嚴重不良事件相關;自2025年起,臺灣擴大癌症篩檢,新增25-29歲女性子宮頸抹片篩檢,並針對35、45、65歲女性提供HPV檢測,顯示政府對預防工作的重視

金貞伶醫師表示,總結而言,尖型濕疣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無性行為者亦可能感染,影響身心及家庭;雖有復發風險,但疫苗能有效降低發病率;發現疑似病灶應儘早就醫,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勿讓野花處處開 郭綜合醫談尖型濕疣處置與預防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