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政府於1月5日辦理沙美特色街區建築修復再利用示範工程案簽約活動,縣長楊鎮浯特別邀請示範工程各家戶代表共同見證,金門縣議會李應文議員、金沙鎮吳有家鎮長、金沙鎮民代表會周水土主席、黃聰成副主席與多位代表,以及沙美社區發展協會張成爵理事長等多位貴賓也到場觀禮祝福。
金門縣府於106年發布金城鎮後浦及金沙鎮沙美特色街區風貌維護輔導實施計畫,藉由補助居民修繕自有建築物,維護縣內兩處傳統街區整體風貌;截至110年,經由補助已完成後浦特色街區15棟建物,其中包含後浦十六藝文特區陳大宗12鋪風貌改造計畫;沙美特色街區則因建物產權尚待釐清、民眾需負擔修繕金額或無使用需求等因素,致使影響申請補助意願。
金門縣府說明,爰依據實施計畫精神及規定,於108年啟案推動修復再利用示範工程,經前階段完成調研規劃並經委員會審議後,勘選信義路7棟建物辦理,並逐一完成簽約、公證及設定抵押權等必要程序,刻正辦理細部設計圖說審查作業,預計111年農曆春節後邁入工程招標及施工階段。
楊鎮浯縣長說明,推動「示範」工程可視為公共資源挹注地方的過程,需審酌財政條件、公益性及效益,並應建立各項行政作為執行依據,以利長期推動全區風貌維護工作;在認同政策價值的前提下,建物勘選主要考量沿街面或街廓保留完整、具連棟群聚效應,以及有助於整體風貌維護並經審議通過者(例如具有特色風格、利於保存施工等);所需經費則按「外部公共性」及「政策配合度」劃分負擔比例,以核算縣府應取得之使用年期。
建設處補充說明,本次示範工程案優先考量修復原有形貌,復刻「天地合」等早期店屋特色構造,並納入再利用及現代生活應有機能,後續並將配合工程執行進度擬定活化利用辦法。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遠」,沙美老街前經倡議修復保存近20年,端賴民眾及相關單位共同參與投入各時期計畫,逐一釐清問題尋找發展共識方能有成。楊鎮浯縣長表示,本次示範工程案執行策略強調創造誘因、分眾競合,避免因意見分歧而延宕整體計畫推展;過程中求好、求穩,面對產權人更迭情況也務實滾動修正再利用需求書與完備各項行政程序,讓準備好的人優先跨出第一步;誠摯感謝各參與家戶的信任與投入,共同為本縣傳統街區風貌維護工作創建可依循的成功經驗。
分類:消費生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