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由昇恆昌、財團法人中華傳統文化基金會主辦「江松樺先生講座」,11月10日(一)上午10時10分至12時,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傀儡戲表演與教學」,邀請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與劇團行政陳束女,帶著金門風獅爺大步走進成大校園。
風獅爺,是金門著名辟邪物,豎立在金門許多村落,專司鎮風避邪,化煞招福;傀儡戲,不以真人演出,而以提線或其他方式操控,驅除邪煞也是它主要的功能之一;難得的是,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發揮巧思,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獨一無二風獅爺傀儡戲偶,在指掌之間靈活搬演「風獅爺獻瑞」,贏得成大師生陣陣掌聲。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日本、琉球稱「シーサー」..。根據金門縣政府的統計,現存的風獅爺共有68座:金沙鎮風獅爺41尊、金寧鄉風獅爺8尊、金湖鎮風獅爺13尊、金城鎮風獅爺6尊。其造型推測是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獅子為萬獸之王,自漢朝引進獅子之後,獅子的形象就用作辟邪招福的辟邪物(又稱厭勝物)..。
據活動主持人成大陳益源特聘教授介紹,「金門傀儡戲劇團」是金門傳統藝術表演團隊,原團名為「金西堡傀儡戲團」,成立於民國77年,創辦人蔡甲庚致力於傳統技藝已逾一甲子,因此榮獲第3屆金門文化獎;目前的團長為蔡遠進先生,他接下父親衣缽,並正積極栽培第3代傳人蔡光銘、蔡光正接棒,3代傳承金門傳統民俗技藝,表現傑出,因此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合作承辦「江松樺先生講座」,特地邀請該團到成大進行「傀儡戲表演與教學」,並得到高雄天宏園掌中劇團葉勢宏團長友情支援。
這場寓教於樂「傀儡戲表演與教學」,先是由蔡遠進團長主講,教學內容包括:傀儡戲的源流、傀儡戲的種類、傀儡戲的木偶構造介紹、傀儡戲木偶的角色(內簾四美:生、旦、淨、雜)介紹及基本操作示範;接著,蔡遠進團長現場主演《風獅爺獻瑞》、《鍾馗醉酒》、《小沙彌下山》等劇目,複雜懸絲在蔡遠進團長巧手操控下,木偶宛如真人般靈活生動,令在場師生大開眼界;最後,蔡遠進團長還安排了互動環節,讓在場成大學生實際體驗傀儡戲偶操作技法,笑聲不斷。
金門傀儡戲劇團蔡遠進團長表示,他從小在金門自父親蔡甲庚手中學到了操控傀儡基本要領,但為求精進,他曾專程跨海到泉州拜入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藝師林文榮門下,努力苦練,費心揣摩傀儡戲偶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操控技巧,力求讓傀儡戲表演更加精緻完美;他雖然常在金門大學和金門當地中小學推廣傀儡藝術,但這次成大校慶前夕之行則是他在臺灣本島大學校園首度演出。
實際上,由於「金門傀儡戲劇團」技藝精湛,蔡遠進團長11月10日下午又應邀在成大中文系李淑如副教授班上加演了1場,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中心吳進安主任也已向蔡團長預約了明年上半年雲科大校園演出活動。
蔡遠進團長很高興地說,他十分樂於將金門傀儡戲傳統民俗技藝帶到臺灣各大學校園與大家分享,因為這樣做可以讓更多觀眾了解這項歷史悠遠戲劇與金門本土文化藝術之美,畢竟這是「閩南文化」中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亟需保護與發揚。(照片由成大中文系提供)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