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科大USR計畫團隊日前承辦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從107年開設「老街文創與再生課程」,每年培育學生關壞五條港神農街、正興街、新美街、信義街等老街,為老街設計認識老街闖關遊戲,6年來帶領500多位學生進行遊戲設計,已有12款正式公開讓民眾體驗認識老街遊戲,成為神農街街區博物館一大亮點,成績斐然。
其中「尋找小枸、靈芝與薄荷」遊戲,原先是107年首屆學生以神農街街底藥王廟為發想,研發適合一般民眾認識神農街遊戲,因為簡單又具知識性,108年從原本只一條小枸人文藝術路線,陸續增加廟宇文化靈芝路線與薄荷路線,110年以學生專案模式,針對國小學童進行美術風格、文字敘述改款,並將文字敘述加上注音,讓國小中低年級可閱讀外,111年又為年紀更小學童將每個要認識文化知識敘述,畫成30秒動畫,並配上旁白,「尋找小枸、靈芝與薄荷」幼兒遊戲正式完成,並於今夏「來老街𨑨迌-認識神農街街區遊戲」活動中亮相,深獲親子民眾喜愛。
該遊戲第一關為水仙宮,最初研發學生們是希望來神農街民眾,不要忘記市場裡也是神農街一部分,尤其是神農街1號為清代三郊總部水仙宮;恰巧明治31年(1898)時在水仙宮設立第二公學校,就是現今立人國小創校之始;在這個機緣下,日前立人國小美術班學童來到神農街,參與「尋找小枸、靈芝與薄荷」遊戲,除了透過遊戲體驗認識神農街文化歷史,也與百年前創校校舍(水仙宮)相會,別具意義;學童除觀看每關文化知識敘述來認識神農街外,也經由手機掃碼觀看每關文化知識介紹動畫,讓美術班學童留下深刻印象。
南臺科大文化底蘊計畫主持人蕭百芳老師表示,除了讓立人國小學童來到該校創始之地水仙宮,以遊戲方式認識神農街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童認識神農街博物館不只有遊戲活動,還有老屋故事掃碼及多樂系所研發「AR小井兒尋寶之旅」,種下計畫團隊與該校美術班大手牽小手合作契機,期待明年龍年燈展及德慶溪故事掃碼之旅完成,南臺科大以領頭羊之姿,帶領在地各級學校,落實完成府城文化永續發展目標。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