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因而情緒低落和心理不適機率也相對增加。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表示,透過飲食調整可提升心靈免疫力,如ω-3脂肪酸、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和鎂,這些營養素能促進心情愉悅,增加抵抗生活壓力能力。
張麗娟表示,魚油中的ω-3脂肪酸是組成大腦及神經細胞與傳導重要成分,可增加血清素分泌量,改善憂鬱;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鮪魚等;此外,色胺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是血清素前驅物,在調節睡眠上扮演重大角色,可幫助人體保持放鬆,如雞胸肉、豬里肌、鮭魚、毛豆、南瓜子、牛小排、雞蛋、傳統豆腐、鮮奶…等食物含有天然色胺酸。
張麗娟建議,除了增加血清素分泌的營養素外,補充維生素B群、鈣、鎂,如糙米、薏仁…等全穀類,或是綠葉蔬菜、豆類、牛奶…等,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穩定性,降低焦慮感;另,維生素C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有助於減輕壓力活化免疫力,柑橘類水果、芭樂都是豐富維生素C來源。
張麗娟提醒,除了增加快樂營養素外,也要避免高糖、高油脂這些影響心情地雷食物;精緻點心、糖果、蛋糕、餅乾…等高糖食物,雖可在短時間內刺激血清素分泌而發揮鎮靜作用,但因含糖食物容易被腸胃吸收,易導致血糖不穩,同時也會消耗大量維生素B群而影響抗壓力,反而使精神更加不濟,影響情緒穩定;而動物性脂肪、食物脂肪比例高的高油脂食物,易阻塞血管,使血液混濁、換氧能力下降,當膽固醇指數升高時,人體壓力會無法下降,日積月累下,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可能。
張麗娟建議,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三餐至少有一餐吃全穀類雜糧例如糙米、燕麥等,建立一個均衡、多樣化飲食習慣,注重攝取各種營養素,有助於提升心靈免疫力,增強應對生活壓力能力,讓心情更加穩定和愉悅。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