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

迎接清爽下半身 衛福部臺南醫:淺談婦女尿失禁治療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您或家裡女性是否有以下困擾:1小時不到就必須跑1次廁所、常有快憋不住尿意感覺、半夜起來上廁所3到4次、尿急時還會失禁,久而久之就不愛出門遊玩,擔心長途坐車,睡眠品質也不佳,大大影響了心情與生活品質。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臺灣停經後的女性幾乎每3人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而且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就越高;但尿失禁不是只影響更年期後女性,藝人Ella陳嘉樺也曾在臉書分享生產完後打噴嚏、原地跳耀、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還有子宮和膀胱脫垂症狀,就醫後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二級」,最後接受手術治療方解決問題。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婦產科林立璇醫師表示,女性骨盆底肌肉容易在生產後、長期咳嗽、搬運重物等腹部壓增加下造成尿道肌肉受損,因而產生「應力性尿失禁」:輕則咳嗽、打噴嚏、運動、搬運重物時漏尿,更甚者可能走路、做家事、睡覺翻身就會尿失禁;而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神經退化,常會有頻尿、尿急感、尿急性漏尿、夜尿等症狀,是為「急迫性尿失禁」,兩種尿失禁症狀,在某些病人身上也可能同時發生。

應力性尿失禁治療以肌肉復健為主:保守治療包括凱格爾運動、骨盆底電刺激治療或陰道雷射;若保守性治療失敗,則需接受手術治療(如微創陰道吊帶手術);而急迫性尿失禁則以藥物治療為主,抑制急尿感、搭配養成定時解尿等習慣,方能改善。

醫師提醒,尿失禁是婦女常見症狀,千萬別因害羞就診而影響心情與生活品質,若有以上困擾請勇於就醫,讓醫師為您找出最適合治療方式,擺脫滴滴答答煩惱,迎接清爽下半身。(衛福部臺南醫院提供照片)(衛福部臺南醫院提供/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





中華鱻傳媒 迎接清爽下半身 衛福部臺南醫:淺談婦女尿失禁治療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