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高齡骨科暨創傷科主治醫師兼主任陳建宏表示,趙女士2年前自己曾跌倒而骨折,診斷為腰椎第二節壓迫性的骨折,經各種疼痛藥物控制仍持續不適,因而在骨折處補骨水泥做為疼痛改善;因為病患骨質疏鬆合併脊椎骨折,建議在疼痛控制下,需額外透過專家指導下阻力訓練來「儲存骨本」,恢復動機強且相對年輕趙女士聽從醫師建議,積極加入健身房找專業教練訓練。
在此同時,陳建宏醫師建議採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進一步檢查,發現骨質密度T值-2.6,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加上腰椎壓性骨折,已符合健保骨鬆藥物給付條件;多方治療後患者覺得背痛有明顯地改善,而針對日常保養,陳醫師更呼籲民眾必須要有正確腰椎保健運動方式,來維持骨骼、肌肉健康,也才能助於降低未來再度骨折風險。
陳醫師說,下背痛是現代人文明病,造成下背痛原因很多,其中骨質疏鬆更是無聲的隱形殺手;隨著年紀增長,骨頭強硬度也會隨之退化,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可能在跌倒或輕微碰撞時便發生骨折;另外要改善下背痛,維持正確「姿勢」是最關鍵的,怎麼坐、怎麼走、怎麼運動,如何提重物等,對於腰背健康都有決定性影響;居家訓練建議以徒手為主,安全性較高,若要做負重訓練時,則需要有專業人士(如教練或物理治療師)進行正確指導,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達到預期改善目標。(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提供/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
分類:國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