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每逢豪大雨期間,安南區就有多處地區容易積淹水,也是市長黃偉哲積極治水的區域之一,臺南市政府水利局針對部分巷口側溝的排水施作箱涵改善,近期完成安昌街131巷及大安街138巷的排水工程,將有助降低日後積淹水問題的發生。
安南區安昌街131巷周邊為易積淹水地帶,水利局原規劃於安昌街新闢道路上設置新箱涵,然因安昌街131巷路口側溝渠底高程均低於鄰近側溝造成該處排水不順,故水利局考量延長原規劃箱涵長度至安昌街131巷路口,於下游銜接環福街既有箱涵。
另一處則是安南區大安街與大安街138巷路口側溝水位高漲問題,此路口兩側側溝末端均排往大安街138巷暗溝匯集,因豪大雨期間,側溝內水位升高,有排水不順暢之情形,水利局考量將銜接理安街箱涵之出口作順水流處理,減少大安街138巷箱涵出口產生之水牆效應,以改善箱涵交界處排水不良之問題。
考量經濟性及時效性,水利局將二處積淹水問題合併辦理,於108年著手設計及發包「臺南市安南區安昌街(B幹線)及大安街138巷排水改善工程」,工程經費金額約825萬元,工期約200日曆天,主要施作安昌街雨水箱涵(WxH=1.2x1.2m)約137M及集水井5座,及大安街雨水箱涵(WxH=1.4x1.2m)約7.2M等設施。
水利局表示,本案工程已於109年10月初完工,過程中雖遭遇地下管線管障問題,然在各管線單位配合管遷下也順利完成本案工程,完工後安昌街兩側側溝新增集水井,可將側溝水流及早排入箱涵中,改善排水不順問題,另大安街與大安街138巷箱涵交界處排水不良之問題獲得改善外,同時亦重新舖設新AC道路,在箱涵通洪斷面容許下,增加排水範圍,可防止側溝積水孳生病媒蚊,相對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分類:地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