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6月3日星期五

吃粽別放縱 血糖體重不失控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婆婆媽媽自己包或去市場買,家家戶戶必備粽子,隨之常在診間聽到病人說最近腸胃不適,體重上升,或血糖狂飆..成為另類的節慶症後群,其導因就是粽子,多因腸胃功能差,吃了較難消化、太油膩的糯米粽或是胃口好,再加個傳說中的靈魂配角-甜辣醬,更是欲罷不能,一次吃兩顆粽子當正餐,如此當餐熱量就破表,血糖、體重也隨之上升。
       
粽子小小一顆,經過包綁,實際份量很紮實,一顆中型粽子就有將近1碗飯1兩肉還有1湯匙油,熱量約485大卡,已達一餐建議量600-700大卡的7至8成;而最簡單鹼粽也有140大卡,約等於半碗飯,若再加1湯匙蜂蜜,就得再加47大卡熱量。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一顆中型粽子的碳水化合物(醣類)已足夠,而平日若只吃6至7分滿飯的人來說,吃一顆粽子還真太多了,但因為缺少纖維質(青菜)及蛋白質(豆魚蛋肉類),欠缺飽足感,所以無形中吃多也不自覺。
   
若有閒暇自己包粽,建議選用健康食材,例如使用五穀飯取代糯米,增加筍丁、香菇於餡料中,增加粽子的口感、香氣及纖維質,蒸過再滷的軟爛瘦肉丁取代五花肉,減少油脂量,以減少腸胃負擔。

如何吃粽吃得健康呢?豐原醫院建議,正餐吃一顆即可,再補充不足的青菜及肉類,例如可搭配涼拌小黃瓜、涼拌豆腐、筍子清湯等清爽料理或直接煮一鍋青菜豆腐湯,飯後再吃一顆當季甜桃或1/8片鳳梨幫助消化,避免使用甜辣醬,就是健康、均衡一餐,又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兼顧腸胃健康及血糖、體重穩定;若點心吃一顆鹼粽,糖要少沾,下一餐則需扣除半碗飯;建議大家可斟酌粽子大小,決定該吃完一整顆或與人共享,也是避免吃過量方法。


中華鱻傳媒 吃粽別放縱 血糖體重不失控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