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1月5日星期五

原來耳石症惹的禍!人妻忍2年頭暈 為懷孕求診

【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去年12月初一位長相甜美30歳林姓人妻,因「頭暈」達兩年之久,期盼在2018年能懷孕,但擔心懷孕的時候會暈到受不了昏倒,在友人的介紹下特地到豐原醫院神經內科求診,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是因「耳石症」引起,只要經過復位就可以改善,可以不用忍「暈」這麼久。
    林姓人妻表示:從104年9月開始,有時候在低頭、躺下、或是在床上翻身等動作,就會覺得天旋地轉,但一下子就過去了,因此兩年來的「暈」一直跟著她,直到去年底,想在2018年生一個寶寶,擔心懷孕期間會因為暈到受不了昏倒,希望能將這個症狀治療好。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陸建民表示:患者的症狀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暈眩,俗稱「耳石症」;特殊點是躺在床上的時候反而特別暈,不像其他的暈眩大部分是在走路或活動的時候比較暈。
    原因是內耳的半規管中有些微粒掉落其中,或黏在某部分的結構;當病人轉動到那個半規管的方向時,微粒在管中的移動會有誘發病人的暈眩,這種暈眩一般在數秒鐘之內就消退了。
    每一側的耳朶各有前、後及平行三個半規管,至於是哪個半規管出問題?可以藉一些臨床的誘發試驗來確定,像是一些基本平衡測試,請她坐到床上,誘發試驗讓她頭轉右側再瞬間後躺時看到強烈的眼振,確定她是右側後半規管中的耳石症。
    經過一次的耳石復位術後,這位甜美人妻在3天後突然覺得困擾她兩年多如影隨形的問題消失,一週後回門診,誘發試驗不再引發頭暈跟眼振,陸醫師並跟這位人妻說:「妳可以放心的去懷孕了。」
    耳石(學名:otolith;οτο-,oto-,耳朵 + λιθος,lithos,石頭)是脊椎動物內耳內的碳酸鈣結晶(霰石)組織,位於位於內耳前庭系統的橢圓囊及球狀囊;橢圓囊與水平直線加速度有關,球狀囊與垂直加速度有關,均屬於靜態平衡。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在耳石膜中的耳石晶體附著在膠質覆膜上,比周圍組織重,因此在定向加速度時會發生位移,導致毛細胞的纖毛束轉向,產生感覺訊號。..大部份橢圓囊產生的訊號是由眼球運動所觸發,而大部份球狀囊所產生的訊號則是反應出控制人體姿勢的肌肉運動。(照片由豐原醫院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