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6年8月22日星期一

慢性鼻竇炎的新知與治療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慢性鼻竇炎是十分常見的疾病,症狀很多元,從慢性咳嗽到鼻塞,甚至是影響日常工作,讓人很困擾,其成因更是十分複雜;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主要症狀有顏面脹痛、流鼻膿、鼻塞、嗅覺遲鈍、頭痛;次要症狀口臭、牙齒痛、發燒、咳嗽;其他症狀鼻水倒流、耳鳴、聽障、喉嚨痛等。

慢性鼻竇炎,亦稱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因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反覆發作,未能得到適當治療所致,以多粘液或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及嗅覺減退,或消失為主要臨床症状。醫學百科指出,現代西醫學除穿刺沖洗、手術療法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

臺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鐙慶表示,臨床上習慣將慢性鼻竇炎分成合併鼻息肉,以及無鼻息肉兩大類,若立足於西方人的觀點,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罹病者,其體內免疫反應主要以第二型路徑為主,會產生大量嗜酸性球浸潤,有較高的機率同時罹患氣喘及阿斯匹靈過敏,症狀較嚴重且手術復發率高,治療上需加強類固醇的使用;相對的,無鼻息肉的病患以第一型免疫路徑為主,組織以嗜中性球浸潤為主,可使用類固醇噴劑配合低劑量巨環類抗生素,當作免疫調節,但長江以南地區華人的鼻息肉組織,嗜酸性球浸潤的情形較輕微,治療方式可能和西方世界不盡相同。

王鐙慶主任提出,一名47歲男性患者,因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過去10年間陸續於外院,以及該院共接受4次鼻竇手術,因為再次復發而就醫,檢查發現因為慢性發炎,以及反覆手術造成鼻竇口慢性骨炎進而狹窄;手術清除息肉及磨除發炎骨頭,以改善鼻竇引流孔道,息肉中呈現大量嗜酸性球浸潤。術後除了衛教病患規,則使用鼻類固醇噴劑及生理食鹽水沖洗,並投與口服類固醇及去氧烴四環素(doxycycline),12週後黏膜恢復正常,追蹤至1年無復發現象。          

王鐙慶指出,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至少需進行最大藥物治療三3個月,若效果不彰再考慮手術,手術的目的在於「重塑」鼻竇的引流管道,藉此提升噴劑藥物分布的效率,且增加洗鼻的效果以避免細菌移生(colonization);因此,手術的角色是輔助藥物治療,單純手術治療無法完全控制慢性鼻竇炎,除了發展已純熟的內視鏡手術,目前尚有鼻竇口氣球擴張術,或是更新的可吸收式鼻內類固醇支架放置提供選擇(臺灣目前尚無)。          

王主任強調,單獨接受手術治療很難完全治癒疾病,據統計,經手術後五5年內,有20%左右的患者會因為疾病復發再次手術,在這些頑固型慢性鼻竇炎的病患,應該積極尋找可能潛在的合併症,一些免疫疾病或是免疫機能缺陷都可能以頑固型慢性鼻竇炎表現。  

反覆發作也可能是傳統鼻噴劑無法有效散播藥物到達鼻竇深處,以致影響藥效的發揮,故新一代的雙向氣流裝置,類固醇沖洗液,或是脈衝式蒸霧機能提高攜帶藥物的效能;此外,新開發的生物製劑包括抗IL-4,IL-5,IL-13抗體,在國外也使用在輔助頑固型慢性鼻竇炎的治療。          

慢性鼻竇炎和氣喘一樣,除了靠醫師的診斷治療,更仰賴病患養成良好的藥物順從性,手術不是治療的終點站;術後的照護才是療癒過程的啟程,慢性鼻竇炎治療的新觀念,在於醫療專家仔細分析病患本身的內因型(endotype),針對不同的個案,提供個制化的服務。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的稱為慢性鼻竇炎,可由多種導致鼻竇慢性發炎的疾病引起;除非在併發症的情況下,否則鼻竇炎並不會引起發燒;鼻竇炎有可能引起嗅覺喪失或減退;在很少的情況下,上頜竇炎可以由牙科感染而引起;眩暈,頭暈眼花,視力模糊,並不是典型的慢性鼻竇炎症狀,而應該再考慮其他病因;慢性鼻竇炎可分為鼻息肉類及非鼻息肉類;另外重複發作性急性鼻竇炎(一年超過4次,每次多於10天且不超過3星期)。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